12月4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IFF首次发布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下称“GGFDI”),该指数从国家层面对各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进行量化评估,并聚焦三个维度:政策和策略、产品和市场,以及国际合作。
GGFDI对世界55个最大经济体截至2020年底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排名,按照GGFDI得分排名,法国在55个国家中位列第一,排名前十的其他国家依次为法国、英国、德国、中国、荷兰、日本、瑞典、丹麦、西班牙和美国。
除美国外,排名前十的国家在三个重点维度均排名很高,即政策和策略领域、产品和市场领域,以及国际合作领域。
得分排在中位数以上的国家大多为金融体系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但几个新兴市场的得分也相当高。中国排名第4,墨西哥排名第15,智利排名第17,巴西排名第21。一些发达国家得分低于中位数,包括加拿大、新西兰、希腊和澳大利亚。
G20国家中,GGFDI排名依次是,法国、英国、德国、中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在三个重点领域排名不相上下。排名居中间的是美国、意大利、墨西哥、韩国、巴西、加拿大和南非,其绿色金融发展策略差异很大。得分较低的第三组是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阿根廷、澳大利亚、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但该组的一些国家在政策和策略领域排名较高,如俄罗斯、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
国际金融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祝宪分析认为,GGFDI的结果表明,各国的绿色金融发展非常不均衡。55个国家的GGFDI平均分为50分,发达国家为62.1分,发展中国家为39.2分。按地区,欧洲平均分最高,达63.6分,然后依次是北美61.7分,拉丁美洲53.8分,亚洲47.1分,非洲41.4分,中东20.6分。
另外,各国在政策和策略得分上差异最小,在产品和市场得分上差异最大。这表明,即使GGFDI排名较低的国家,其政府也在政策方面付出诸多努力,而且这些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欠发达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制约。因此,发展绿色金融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需要金融和资金市场改革。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关键的纽带,其创新发展对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较去年同期增长7.5个百分点。
上海在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期沙龙以“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为主题,将于7月5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