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柳磊日前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表示,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ESG投资正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决策参考,但由于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公司所做的贡献在国际评级中很难得到正确的体现。因此,一方面要持续推动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我们的上市公司也应该不断加强与国际成熟ESG评级机构的双向沟通。他透露,2021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了1100家,部分上市公司也积极探索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下的披露模式。
柳 磊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正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决策参考,目前由国际机构主导的评级受到了国际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但由于境内外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国外评级的方法、理念可能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的社会价值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企业的扶贫、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公司所做的贡献在国际评级中就很难得到正确的体现。对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持续推动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我们的上市公司也应该不断加强与国际成熟ESG评级机构的双向沟通,积极提出意见与反馈,增进理解,更好地展示我们上市公司ESG的真实情况。
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看,大部分蓝筹公司构建了高层深度参与、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ESG管理组织体系,上市公司不断强化ESG信息披露,提升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效性和针对性。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调查发现,2021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了1100家。部分上市公司也积极探索、尝试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下的披露模式。此外,我们的上市公司也积极加强与评级机构、投资者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对标行业最佳实践,持续改善ESG表现,这些都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和市场的充分认可。
(以上为柳磊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的发言节选)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项目制作人:
傅 娆
当下,世界超过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关键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投资自然的紧迫性前所未有。6月25日,在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盛会上,第一财经· 中国经济论坛第14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电视专场论坛,以“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业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金融和企业届的资深专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如何通过经济模式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有效形成驱动力,来激发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潜力。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观察到当下资本与技术协同发展更加有效,这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成果。
近期,泡泡玛特旗下的潮玩IP LABUBU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