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一般通过静脉注射。近期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一款PD-L1抗体药物可以皮下注射,从而能大大方便患者并节约住院资源。
这款由先声药业(02096.HK)原研、名为恩维达®(恩沃利单抗注射液)的药物,是国内获批上市的第11款免疫治疗用药,也是全球第一个皮下注射的PD-L1。它是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域抗体和人免疫球蛋白IgG1Fc片段的新型融合蛋白,临床治疗只需要皮下注射30秒。与之前10款免疫药物平均给药时间在0.5~2小时并需住院相比,该药的可及性进一步延伸。这一治疗方式也受到医疗机构的欢迎。
参与临床试验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沈琳认为,“这是全球第一个纳米型的PD-L1,只有这个剂型才能进行皮下注射。它的注射剂量只是其他药物绝对剂量的八分之一,安全性更高。此外,它的可及性很高,使得肿瘤免疫治疗可在家完成。”
免疫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反复静脉注射占用的大量时间和可能引起的输注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间接用药成本。由于疾病本身及合并症等各种原因,有相当比例的肿瘤患者不能接受常规静脉输液,而不得不采用中心静脉插管(CVC)等风险更高的给药方式。
沈琳认为,恩维达®与已上市的静脉给药进口PD-L1药物疗效相当。更便捷的给药方式让病人更易于接受,对老年体弱患者、静脉给药不耐受人群比较适用。此外,皮下注射还可减少住院,减轻三甲医院的床位紧张。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教授徐建明认为,“该产品独特的分子结构为皮下注射提供成药的可能性,更便利的给药方式将大幅节约患者时间和医疗资源。”沈琳教授提出,创新的剂型有助于推动我国分级诊疗政策落地,让患者合理分流,这对于当下的疫情防控也有好处。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持续对PD-1单抗发起头对头挑战,也关乎着免疫治疗中PD-1的大盘子能否被撬动。
2024 年,PD-1单抗拓益实现国内市场销售收入15.01亿元,同比增长约 66%。
恒瑞医药“双艾”组合闯关FDA再受挫。“双艾”疗法被市场寄予厚望,因为这关系到恒瑞医药的创新药首次在美国市场上市。
违规进行细胞治疗的行为撕开了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除了公立医院、生产细胞疗法产品的生物公司之外,产业链还涉及了向患者推销细胞疗法的“陪诊员”以及护工等。
无论是从“0到1”的创新性研究还是从“1到100”的延续性研究,解码生命科学离不开对创新化、科学化研究范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