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年,对我国金融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从本版的多组数据中可管窥一二。
中国金融业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在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业务范围、持股比例等方面不断提升开放力度,外资金融机构资产占比持续上升,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通过改革和上市获得涅槃重生,时至今日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尤其近年来金融开放进一步提速,一系列举措接踵而至,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深入,近年来外资加速流入A股,债券连续获得增持,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已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境内投资者也得以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而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以及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加入SDR等,人民币国际化正在稳步推进,有力助益贸易和投资发展。
金管局为此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试验计划制订了相关指引及一套填报模板。各参与银行需以2020 年12月末的风险敞口作为初始测量值,开展对相关风险敞口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2021年7月20日,金管局进一步发布了气候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亦明确要求银行将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应该作为管理气候风险的主要量化抓手之一 在气候与环境压力测试文章之一:概念、监管、实践及挑战中,我们对气候与环境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监管进展、国内外金融机构行业实践,以及未来挑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气候与环境压力测试是毕马威绿色金融及ESG(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领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气候与环境压力测试并非一个孤立的模块,其与解决方案中的其他模块联系紧密,包括ESG风险战略与偏好、行业分析,以及数据及系统解决方案等。首先,是压力测试情景设计,对于物理风险,压力情景主要考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其次,是压力测试情景传导,即在物理风险或转型风险的压力情景下,估算对各风险类别的影响。
要提高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用功能,下大力气扩大信息共享,高质量服务央行履职。要立足高质量发展需要,扎实做好金融统计数据生产和调查分析基础研究工作,为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这些资源禀赋的不同,也导致国内各家银行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呈现出分化加剧的竞争格局。具体来说,中小银行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中面临了以下的主要难点与挑战: 首先,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获客能力不足。目前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在零售线上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全流程风控环节或多或少都部署了自动化风控决策体系,但普遍存在过度依赖专家冷启动规则或外采黑箱模型的现象,无法充分挖掘自身客群属性数据,在客户准入以及贷后持续监控阶段对客户进行精细化的量化分层,进而无法前瞻性的预测高风险客户并计量组合层面的风险。
2021年末,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8%。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