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A 股上市家族企业对环境责任、员工责任、消费者责任研究报告

2021-12-27 13:54:04

作者:芮萌 ▪ 尹文强    责编:杨斐然

环境责任方面,共包含7 项指标: (1)环境有益,(2)节约能源,(3) 循环经济,(4)绿色办公,(5)环保公益,(6)环境认证,(7)环境处罚。

对环境的责任

环境责任方面,共包含7 项指标: (1)环境有益,(2)节约能源,(3) 循环经济,(4)绿色办公,(5)环保公益,(6)环境认证,(7)环境处罚。

1. 环境有益& 节约能源& 循环经济

环境有益指标指的是开发或运用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服务、设备或技术。2019 年度家族企业报告该项措施的比率为40.4%, 非家族企业为41.3%。而从行业来看,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制造业企业从事环境有益的比率最高,50% 的制造业家族企业有环境有益的措施。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从事环境有益比率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有83.3% 的相关企业进行过环境有益的相关活动(图表21)。

在节约能源措施方面,2019 年度有47.5%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己有节约能源的措施,而非家族企业仅有38.2% 的企业报告其有节能措施。从行业方面看,对于家族企业来说, 房地产业、金融业,医药业和制造业更为注重节约能源, 分别有75%、66.7%、57.1% 和53.3% 的相关企业报告了自身节约能源的措施。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则是交通运输业和医药业最为注重节约能源,分别有66.7% 和50% 的相关企业在CSR 报告中提到了节约能源的措施(图表21)。

循环经济指的是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或采用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政策或措施。在该指标下,2019 年度有27.3% 的家族企业和21.7% 的非家族企业提到了自身在循环经济上的成绩。从行业来看,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交通对于循环经济最为积极,分别有60% 和50% 的该行业家族企业报告了循环经济的措施。而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披露循环经济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6.7%(图表21)。

2. 绿色办公& 环保公益& 环境认证

绿色办公指的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采取的绿色环保措施,如栽种绿植、垃圾分类、节水节电措施、推行无纸化办公等。2019 年度, 共有40.4% 的家族企业和38.6% 的非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了其在绿色办公方面的措施。从行业方面来看,家族企业中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以及房地产业最为重视绿色办公,分别有100%, 86.7% 和75% 的该行业家族企业报告过绿色办公方面的措施。对于非家族企业而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更加注重绿色办公,分别有83.3%,74.1% 和63% 的该行业非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绿色办公的举措(图表22)。

环保公益指的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公益活动,如企业举办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活动。2019 年度有50.5% 的家族企业和51.2% 的非家族企业报告了自己在环保公益方面的措施。就行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金融业和医药业报告自身环保公益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该行业家族企业的66.7% 和57.1%。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房地产行业最为关注环保公益,有69.2% 的非家族房地产企业提到了环保公益的措施。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均有66.7% 的该行业非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在环保公益方面的举措(图表22)。

环境认证,即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通过ISO14001 认证上,2019 年度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比率要高于非家族企业的比率,分别为38.9% 和23.2%。其中,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制造业和医药业在环境认证方面最为积极, 有56.6% 和52.4% 的该行业家族企业在CSR 提到了环境认证的成绩。对于非家族行业而言,同样是制造业和医药业对于环境认证最为关注,但是比例相对家族企业较低,分别有35.4% 和30% 的该行业非家族企业在CSR 报告中提到了环境认证的措施(图表22)。

环境处罚方面,从过去五年时间统计数据来看,非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受到的处罚总数是相等的,都为10 起。除了2018 年度,家族企业被处罚数量略高之外,其他年份家族企业在环境方面受处罚的数量较少,每年不超过1 起处罚事件(图表23)。

观察与建议

从企业社会责任(CSR) 诞生之日起,企业环境责任(CER) 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之一。根据我们的统计,大约95% 的家族企业和90% 的非家族企业,至少实施过一项履行环境责任的措施。在各项环境责任指标中,企业最为热衷的是进行环保公益。超过50% 的企业进行过环保公益。

总的来看,家族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方面更为积极。除了环境有益和环保公益两个维度,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略低于非家族企业外,其余几个维度上,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都要高于非家族企业。尤其是在环境认证和节约能源方面,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远远高于非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的时候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医药业、金融业和制造业最为注重履行环境责任。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最为积极。另外,每个行业热衷的环境责任行为有所不同。例如:制造业企业最为重视的是节约能源和环境认证,医药行业最为重视的是环保公益和节约能源,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最热衷于绿色办公和环保公益。因此,我们建议家族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有特色地履行自身的环境责任。

虽然受到环境处罚的企业数量整体较少,但从趋势来看,2018 年和2019 年明显高于2015 至2017 年。因此,不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仍需要在自身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对员工的责任

该部分共由五个细分指标构成, 包括:(1)薪酬激励与补充福利,(2) 职业培训,(3)员工沟通,(4)平等就业机会,(5)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

1. 薪酬激励与补充福利

薪酬激励主要统计了企业是否有设立员工薪酬激励机制,例如强烈鼓励员工通过股票期权的形式参与或拥有公司所有权、与员工分享收益,分享财务信息或者参与管理决策的制定等。整体来看,上市家族企业更为重视员工的薪酬激励,除2015 年,家族企业中报告薪酬激励措施的比率低于非家族企业外,接下来的四年时间, 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及员工薪酬激励措施的比率都高于非家族企业。2019 年, 共有141 家非家族企业设立了薪酬激励制度,占到家族企业总量的65.7%, 比家族企业多出10 个百分点(图表24)。

员工福利是指除薪酬股权外,企业给予员工的额外福利,例如子女教育、商业医疗保障、退休福利计划等等。从五年间的趋势来看,2015-2018 年间,非家族企业在这个维度上,表现得比家族企业积极。至2019 年度,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员工福利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且家族企业践行这一维度的比率第一次超越了非家族企业。2019 年, 家族企业有184 家设有相应的员工福利计划,占家族企业的92.9%;非家族企业共有223 家,占比87.5%(图表25)。

2.职业培训

在企业对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方面, 从图表上可明显看到,2015- 2019 年,该指标下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且除了2018 年非家族企业报告公司进行职业培训的比率(97.8%)高于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培训的比率(96.1%) 外,其余几年家族企业报告员工职业培训计划的比率都稍高于非家族企业。至2019 年,95.5% 的家族企业有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员工的职业培训, 而非家族企业的这一比率为92.5%(图表26)。

3.员工沟通

员工沟通渠道建设方面,家族企

业的积极性也略高于非家族企业。从 过去五年统计数据来看,家族企业在打通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沟通上做足了功课。除了2015 年以外,报告具有员工高效沟通措施的家族企业的比率都略高于非家族企业。以2019 年为例, 有48.5% 的家族企业和41.6% 的非家族企业提到了管理层和员工之间有高效沟通的渠道(图表27)。

4. 平等就业机会

该指标主要统计了企业在强调雇佣不同民族、宗教、国别间的机会平等。总体来看,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于平等就业机会的关注都相对较少。五年间,两类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自身在平等就业举措的比率均在20% 上下。2019 年度,家族企业中21.7% 的企业报告了平等就业机会,而非家族企业中,比率为17.3% (图表28)。

5.安全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整体来看,2015-2019 年之间,除了2019 年有小幅回落外,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上的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前三年,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报告安全管理体系的比率基本持平,但最近两年,家族企业报告的比率已经超过了非家族企业。至2019 年, 有64.1%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措施, 超越了非家族企业近10 个百分点(图表29)。

从整体上看,2015-2019 年间, 进行过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的非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在比率上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家族企业在该维度上的增长速度高于非家族企业, 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至2019 年,有33.8%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进行过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而非家族企业报告该项措施的比率, 为22%,比家族企业低11.8 个百分点(图表30)。

观察与建议

企业的员工责任,是指企业对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 大致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等。经济责任则包括提供员工相应的福利待遇,给予员工职业发展与提升的机会等等。整体来看,在对待员工的责任方面,企业最为重视的是员工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培训。而对于平等就业、员工沟通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等方面,企业履行的比率则比较小。

在对待员工的法律责任方面,家族企业略好于非家族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几乎相等。在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方面,家族企业所履行的责任则要高于非家族企业,尽管如此,家族企业在CSR 报告中展现出来,履行这些员工责任的内容还是较少。因此,家族企业在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的时候,也应该更加全面,平衡地关注员工工作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职业健康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

在对待员工的经济责任方面,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各有侧重点。例如:在员工薪酬待遇方面, 家族企业重视的程度要高于非家族企业;而在员工补充福利方面,家族企业的重视程度虽然略低于非家族企业,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已经有超过非家族企业的趋势。

有批评认为家族企业不是很好的职业选择也正是基于此。家族企业在员工的薪资待遇,补充福利和职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种现象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家族企业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在薪酬待遇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的重视;但在另外一方面,家族企业在员工的其他福利的重视程度,例如股权激励方面,则要略低于非家族企业。因此,家族企业在关注自身利益,尤其是家族控制,代际传承等社会情感财富之外,还要将员工的利益融入进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结合。

四、消费者责任

该部分包括五个方面:(1)产品与服务质量,(2) 售后服务,(3) 诚信经营, (4) 专利,(5) 研发投入。

1. 产品与服务质量

从整体上看, 2015-2019 年间家族企业对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非家族企业。每年报告自身在质量管理方面举措的企业的比例趋于稳定,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每年约有60% 的企业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自身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对于非家族企业,每年约有50% 的企业报告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至2019 年,有60.1% 的家族企业和46.3% 的非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质量管理的举措(图表31)。

对于自身获得的,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的荣誉的披露。除了在2018 年以外,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2017 年至2019 年,家族企业对质量荣誉的披露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017 年有60.6%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荣誉或认证, 而2019 年,仅有42.4% 的家族企业对该项信息进行了披露(图表32)。

2. 满意度调查与售后服务

满意度调查是指,公司通过电话、发放问卷调查、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展开了产品与服务的调查。从整体上看,除了在2016 年,报告自身满意度调查措施的企业比率有所下降以外, 企业对于客户满意度的关注正在逐步提升。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该项指标上的差异并不大,至2019 年,有33.3% 的家族企业和32.2% 的非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及了自身对客户进行过满意度调查(图表33)。

在不断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方面, 2015-2018 年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重点关注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方面都有提升,呈缓慢上升趋势且家族企业的比例要高于非家族企业的比率。但在2019 年两类企业在该维度的数量和比率上略有下滑,家族企业的比率为30.3%,非家族企业的比率为22.0%(图表34)。

3.诚信经营

整体上看, 不论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 对于诚信经营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尤其是家族企业, 除了2019 年之外,报告诚信经营的企业比率都维持在82% 以上。且在统计时段内, 报告诚信经营举措的家族企业的比率每年都比非家族企业要高。在2019 年,74.7%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在诚信经营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高于非家族企业的70.2%(图表35)。

4.专利

2015-2018 年四年间,家族企业在获得的专利数目上略高于非家族企业获得专利的数量,在平均每家公司获得的专利数量方面,家族企业也多于非家族企业。但二者之间的数量差距在逐渐缩小。2015 年,平均每家家族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为140 个, 比平均每家非家族企业多41 个。到2019 年度,平均每家家族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为136 个,而非家族企业的数量则是119 个,两者的差距缩小为17 个(图表36)。

5.研发投入

研发支出方面,从图表37 中信息可明显看出2015-2019 年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上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非家族企业的增速要高于家族企业的增速。从2017 年到2019 年, 平均每家非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都要高于家族企业, 且这个差距在逐步拉大。到2019 年,平均每家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为48050 万元,低于非家族企业的54109 万元(图表37)。

观察与建议

对于企业而言,对于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 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如实披露产品信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等。因此, 企业应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应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提供真实的产品信息供其参考, 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夸大产品效果来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或者强买强卖危害其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时,不论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最关注的都是诚信经营的问题。在CSR 报告中, 关注到诚信经营的企业比率都很高。但是,对于家族企业而言,自2016 年起,报告自身诚信经营举措的企业比率有所下降。至2019 年,报告中在诚信经营方面采取措施的企业,首次低于80%。

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注产品服务质量的家族企业比率还要高于非家族企业。例如在2019 年,有60.1% 的家族企业报告了自身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举措,高于非家族企业的46.3%。另外,家族企业对于售后服务的关注也要略高于非家族企业, 有30.3% 的家族企业提到在提升售后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高于非家族企业的22%。

在产品研发与专利申请方面,家族企业相比于非家族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以专利申请为例,家族企业的增长率低于非家族企业。虽然平均每家公司获得的专利数量仍然高于非家族企业,但差距在不断被缩小,而在研发投入上,虽然家族企业的增长率与非家族企业相当。但是因为家族企业的基数相对低,所以与非家族企业的绝对差异仍在扩大。

总结与未来指导建议

本白皮书系统地研究了A 股上市家族企业与上市民营非家族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情况,通过多维度、多指标对全国各地区的198 家家族企业和255 家民营非家族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 这两类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均有对不同方面的关注和侧重。整体来说,上市家族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在对社会责任的各个维度上的参与和资金投入方面都呈明显增长的趋势。以下是主要的发现:

不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进行公益捐赠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最普遍的履行对社会责任的方式。例如,在2019 年,有超过90% 的家族企业进行过公益捐赠;有74.2% 的家族企业进行过捐资助学的活动。考虑到上市家族企业的规模相比民营非家族企业较小,虽然其社会捐赠总数仍低于非家族企业,但是家族企业在参与公益捐赠和教育支持捐赠这两方面的比率都高于非家族企业的比率。同时在行业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邮政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中,家族企业的平均捐赠额都比较高,且较大幅度领先于非家族企业的平均捐赠额。对比之下,在金融业、环保和公共事业中,非家族企业的平均捐赠额则要远远超过非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与民营非家族企业在对志愿者活动的整体参与程度相比于公益捐赠和教育支持这两方面都相对较低。在2015 年至2019 年间,家族企业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数量和比率在逐年提升,并于2019 年,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家族企业的比率超过了非家族企业。

在经济责任上,在促进经济和带动就业方面,2015 至2019 年度,虽然非家族企业的数量和比率多于家族企业,但是两类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该方面的披露呈上升趋势,两者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在法律责任上,报告自身具有反贿赂反腐败措施的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比率上基本相等(平均40%)。在会计违规方面,家族企业因会计违规被处罚的企业占到11.1%, 比所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中的违规比率(9%)高了2 个百分点,家族企业仍需注重企业运营的合规性。

在环境责任的维度下,总体来说,上市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大约95% 的家族企业和90% 的非家族企业,至少实施过一项履行环境责任的措施。在环境认证和节约能源方面,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远远高于非家族企业参与的比率。在各项环境责任指标中,企业最为热衷的是进行环保公益,超过50% 的企业进行过环保公益。

两类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的时候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医药业、金融业和制造业最为注重履行环境责任。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最为积极。另外,每个行业热衷的环境责任行为有所不同。例如:制造业企业最为重视的是节约能源和环境认证,医药行业最为重视的是环保公益和节约能源,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最热衷于绿色办公和环保公益。

相对上市民营非家族企业,上市家族企业更为重视员工的薪酬激励以及职业培训;同时其报告中具有员工高效沟通措施的企业比率也相对较高。在员工补充福利方面,家族企业的重视程度略低于非家族企业,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已有超过非家族企业的趋势。

在保证员工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方面,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其的关注都相对较少。这可以看出, 两类企业更关注于对员工责任中“看得见”的部分的责任履行,对于“看不见”的部分有所忽略。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员工安全管理体系上的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且差距不大。而在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方面,家族企业的重视程度则高于非家族企业,且家族企业在该维度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非家族企业,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从对消费者的责任履行的整体情况来看, 家族企业对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非家族企业; 较高比率的家族企业都在报告中涉及诚信经营的举措进行了披露。两类企业在该满意度调查和售后服务的指标上虽无明显差异, 但是仍需加强重视程度。

在产品研发与专利申请方面,家族企业相比于非家族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家族企业在获得的专利总数目上略高于非家族企业获得专利的数量, 但是家族企业的增长率低于非家族企业。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为上市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和责任报告披露方面带来一些启示,为企业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家族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披露报告的质量和次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0 页以下的社会责任报告占到七成以上,而80 页以上的社会责任报告仅占5.5%。一方面,家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不够具体,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还聚焦在单一的维度,不够全面。家族企业在今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可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完善。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尽量覆盖到社会责任报告的各个维度与指标,并添加实践的具体举措,以提高报告的信息有效性。另外,可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加报告的可读性。

对于家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目前更为关注社会捐赠和教育支持,以吸引社会关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对企业最为基础的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2 0 1 9 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家族企业提到了自身在促进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作用。只有不到六成的家族企业提到了自己的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上起到的作用。根据美国佐治亚大学卡罗尔教授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顺序应该为: 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 慈善责任。企业在关注自身的慈善责任之前, 需要更加关注履行自身的经济责任。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税收以及稳定的就业岗位。因此, 不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 在履行和报告自身社会责任的时候都应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性, 应该平衡发展, 而不是顾此失彼。

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中,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此维度包含多重指标,绝大多数企业都在致力于完善公司环境,改善生产技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进行环保公益行为。我们建议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有特色地履行自身的环境责任, 以创造性地与战略相结合,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对待员工的责任方面,整体来看,企业最为重视的是员工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培训,而对于平等就业,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等方面,企业履行的比率则比较小。家族企业在关注自身利益,尤其是家族控制,代际传承等社会情感财富之外,还要将员工的利益融入进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结合。家族企业在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的时候, 也应该更加全面、平衡地关注员工工作和发展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在职业健康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在消费者责任方面,在“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已有足够的关注。但是企业仍需在满意度调查和售后服务上提高重视度,持续提升后续服务质量,保证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和提高顾客忠实度和满意度。此外,在专利和研发方面,家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吸引高质量技术人才,并在技术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

作者:芮萌 尹文强

(芮萌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尹文强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