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医学(603882.SH)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医学检验(ICL)行业龙头,公司通过不断积累的“大平台、大网络、大服务、大样本和大数据”等核心资源优势,致力于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领先的医学诊断信息整合服务。
2020年,公司医学诊断服务实现收入78.70亿元,同比增长58.51%,占总体收入比重的95.46%。其中,2020年公司累计新冠核酸检测量超过3200万人份,约占同期全国总体核酸检测量十分之一,贡献收入26.67亿元,是全年业绩的重要增量;而常规业务受上半年医院就诊人数大幅下降影响,全年实现收入52.0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8%,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2017~2020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29.55%、100.07%。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17亿,同比增长47.87%,归母净利润16.72亿,同比增长58.52%,在2020年疫情受益高基数下仍实现超预期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8.83%、39.48%、46.69%,呈逐年上升态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升至46.63%,净利率为20.26%,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主因特检业务持续发力,驱动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展望未来,伴随公司新设实验室陆续扭亏为盈以及特检业务高速发展带动净利率和ROE提升,公司业绩拐点已至。
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实验室37家,基本完成全国省会城市布局。实验室新设过程中,2007-2011年,2014-2017年是两个密集建店窗口期,根据平均3-5年盈亏平衡期推算,2019年开始公司第二批新设实验室集群开始扭亏贡献利润,迎来经营拐点。未来几年公司经营拐点带来的普检业绩提速将持续3-4年以上,与此同时公司规模化效应也会持续体现。
与此同时,公司“技术+研发”策略持续推进,特检优势不断提升。公司深耕特检业务多年,近3年研发费率维持在6%以上,持续推进基因测序、质谱检测、病理诊断三大平台建设,已取得明显的行业内领先优势。其中基因测序协同多平台,检出率提升明显;质谱检测产学研一体化,质量国内领先;病理诊断医疗资源丰富,加码AI释放远期产能。借助特检业务推广,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在近40%较高水平,并较大提升客户粘性。
总体来看,第三方医检ICL连锁规模优势和高端检验能力可及性提升,符合国内控制医保支出、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的政策方向,在当前试剂集采、医保控费政策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
另外,尽管我国耐药结核筛查率到2024年已超过了95%,但由于现有的耐药筛查只是对病原学阳性患者进行耐药筛查,发现率仍在50%左右。
深圳对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资助额度最高3000万元,论证类项目资助金额最高1亿元。
上海:启动“上海市宽禁带与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1家重点实验室筹建立项
过去一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已有不少落地场景,包括AI医疗大模型、手术机器人等技术成果已经在医院进行商业化应用部署。
目前,人工智能在上海市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应用规模,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