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路钢构(002541.SZ)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钢结构企业集团之一,已形成“一体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成套技术”、“高端智能车库存取技术”、“装配式低层住宅集成技术”三大技术体系。
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2020年公司钢结构营收达125.80亿元,同比增长27.2%,占总营业收入的93.53%。
产能方面,公司向制造端转型速度加快,在中部四省市(重庆、安徽、河南、湖北)布局10大生产基地,从中部辐射全国。2020年钢结构构件产能320万吨,位列行业第一。2021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中构件制造占比更是高达99%。
同时,公司加速布局钢结构装配式业务。该业务收入在过去两年中稳定占据总营收的约17%。
除产能领先外,技术体系、资质和荣誉也是公司竞争能力重要保证,扎实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支撑公司承接了包含武汉瑞安大厦(华中第一高楼),兰州亚欧大厦(甘肃第一高楼)等在内的多个著名项目。
经营方面,公司聚焦钢结构构件制造生产,使得公司获得相对于同行更高的资金周转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5年的1.92%增至2020年的8.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5年的187.5天降至2020年的43.2天;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大幅度流入,2020年收现比1.05。
盈利能力方面,得益于扁平化的管理体系、精准的厂址选择、与钢厂联系紧密直接采购以及自产辅料,近五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断提升,2016-2020年分别为4.58%、5.33%、9.84%、11.95%、14.64%。
从公司已公布的计划来看,2022年底将实现产能500万吨的目标——2020年公司新增储备土地104.2万平方米,叠加2021年公司新增的储备土地30万平方米可以支撑公司产能扩张至500万吨。同时,2021年公司承接大额订单的比例将达到20%,由于大额订单平均吨价最高可超普通订单的30%,公司盈利优势将得到实质性的支持。
对于公司目前光伏组件年产能相关情况,东方日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2021年光伏组件年产能为19.1GW,产能主要分布于国内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在马来西亚也有正在营运的生产基地,国内方面目前有一在建的13GW产能池,国外暂无其他新生产基地建设计划。
我们认为,短期显著拖累出口可能是由于疫情超预期恶化冲击国内供应链,降低我国供给优势和海外订单承接能力,进而对出口形成订单流失和供应链不畅的双重拖累。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前期外供不畅对出口影响有限,但短期疫情因素冲击国内供应链,可能降低我国供给优势和海外订单承接能力,进而对出口形成订单流失和供应链不畅的双重拖累。
北新路桥高开高走封死涨停。截至发稿报7.04元,本周3个交易日全部涨停。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