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展锐宣布,第二代5G芯片平台实现客户产品量产,中国电信、中兴、海信等厂商将于2022年推出搭载该芯片的手机。
展锐第二代5G芯片采用台积电6纳米工艺。该公司表示,6nm将是其在先进制程上的开端,已具备足够的技术积累,下一代产品将切入5nm等更先进的工艺。
展锐最早在2019年2月巴塞罗那MWC上发布首款5G技术平台马卡鲁1.0和5G基带芯片春藤V510;2020年2月,展锐推出其第二代5G智能手机平台虎贲T7520,是首款采用6nm EUV的5G SoC。
今年4月20日,展锐发布了5G业务新品牌——唐古拉系列,原有的T7510则更名为展锐唐古拉T740,而T7520则更名为T770。
具体而言,唐古拉的品牌分为6、7、8、9四大系列,6系定位于5G普惠型产品,7系强调产品体验升级, 8系主打性能先锋, 9系则代表着前沿科技。
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周晨介绍,展锐第二代5G芯片平台拥有完整5G主平台套片+可选配的5G射频前端套片等多达十多颗芯片,每颗芯片均达到量产标准。其中5G主平台套片包含主芯片、Transceiver、电源管理芯片以及connectivity芯片等7颗芯片;5G射频前端套片包含PA等多颗芯片。
“随着新一代5G芯片平台客户产品量产,展锐5G产品将进入发展快车道。消费电子领域的唐古拉6、7、8、9等多个系列将会齐头并进,接下来每年都会至少有一颗新产品面世。”周晨称。
搭载该款芯片的包括中国电信云手机天翼1号、中兴、海信等厂商。按计划,这些5G产品都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
除了智能手机等消费端应用,5G更大的价值在于垂直行业应用。2021年是5G规模应用的关键年,今年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的进程。
在垂直行业领域,展锐第二代5G平台也将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移动互联、固定无线接入、车联网、联网PC等场景。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第三季度最新报告显示,展锐在全球智能手机AP市场占有率达10%,首次达到两位数。不过,市场份额集中在4G手机。
Counterpoint分析师Parv Sharma表示,本季度市场份额的主要变化,来自展锐对4G SoC市场的渗透。2021年展锐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增长,在第三季度达到了10%。同时展锐成功扩大了品牌客户群,除了荣耀、 realme 、摩托罗拉、中兴、传音等,展锐产品也已进入三星 Galaxy A 系列。
金山区首批100套(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已成功转用5G轻量化通信技术作为数据传输通道。
行动方案提出,巩固“双千兆”城市建设成果,积极推动上海市通信基础设施向“双万兆”演进发展。
湖北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以来,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项目接连落地,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截至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8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
我国5G发展进入应用深化、技术升级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