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中的三大问题
谈判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谈判的终极目的,谈判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接近你的目标,明确谈判目标是谈判的第一步。”
但其实目标本身是不足够的,我们还要回答一个人类历史上尚未被回答的问题:我们的行动能否达到我们的目标?
将目光放到社区上,我们可能去到一个商店,和店员说:你如果不给我网上这个价格的话,我就去网上买了。店员会是什么感觉呢?店员有可能会觉得你在威胁他的工作。
但如果你这么和他说会怎样?
“我特别喜欢这个商店,特别喜欢你们的店员,我特别想买这个电视,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我看到这个电视在网上卖得更便宜,你们能帮帮我吗?”
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折扣,他们可能会和你说免费的售后等等。这样的一种行动就能完成你的目标。
再将目光聚焦到家庭。家长们应该打孩子吗?过去50年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如果家长在家里一直打孩子的话,会伤害孩子的IQ。有一半的家长经常在家里打孩子,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太聪明了,我打他也没事。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思考一下:这种行动是否能达到家长教育孩子的目标?
谈判的对手是谁?
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们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的感知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一种新的人际沟通的模式:首先寻找真相,理解并评估各方头脑当中的观点,了解他们的认知和感情。
我们在进行谈判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谈判对象是怎样的。比如,我们谈判的对手当中,有人认识我们原来认识的朋友,这就能够成为一个展开谈判的切入点。
很多人认为:基于事实的谈判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协议最终成功的因素跟事实并没有关系。
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金字塔模型,它会引导你实现你的目标。
“研究表明,在促使谈判双方达成协议的关键要素中,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不足10%,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超过50%。双方是否互有好感度,是否互相信任,是否愿意倾听彼此的要求。谈判流程所起的作用大约为1/3。”
对于特定职业的人(比如说工程师和医生)来说,这是非常困扰的事实,他们一辈子都在关注知识和细节。这里我要说的是:仅仅正确是不足够的。
我经常跟大家讲,你是正确的,这个并不太重要。换一种表达方式,即如果大家相信你、喜欢你,哪怕你说的是错的,人们也会相信你。如果大家不喜欢你,哪怕你说的是正确的,他们也不太可能相信你。这很难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正确或者错误本身跟客观事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人这方面的因素。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一,向他们问问题
比如,提问之前,你需要设计一个问题的议程,然后慢慢把这句话问出来。
第二,猜测他们的需求
如果你猜对了,他们会很开心,如果猜错了,他们将会告诉你需求是什么。
怎样才能说服对方?
知道了这些信息,一定要去利用它们。首先要分析信息,寻找我们和对方的共同点与共鸣点。不要一直强调自己,要强调我们和对方的共通点。
在谈判过程当中,你是最不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人是你的对手,其次是第三方。
所以,在开始谈判时,我一般是这样说的:
我们是来满足你的需求的,而不是要求你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要从这个方面,把重点放在对手身上。这样下去,我们就能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谈判者。
谈话的方式非常重要。我们参加谈判时一开始就先入为主,说:这就是我的想法,你的理由不值得我们一谈。那么,对方就不会倾听我们的内容。
我们要从情绪上与对方进行连接,理解他们,看重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思维。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你过于情绪化的话,你可能说服不了别人,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要求我们有同理心,能够尊重别人的想法。假如我们有了情绪,应该先安静下来,让别人替代你进行谈判。处在这个情绪当中时,你还要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不要就这个事情而谈这个事情。
最为重要的是不要就事论事,或者是不要认为别人在指责你自己。他说了一句话,但他可能并不是说你。也许是因为他生活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或者是有一些别的事情。这都是与你无关的。
建立情感联系。我在沃顿商学院有一个学生,他每一次求职、面试都非常成功。我发现他有一个秘诀:他永远非常重视与人交流,注重理解别人,善于跟别人建立人际联系。这种交流不是简单地说:你好,今天怎么样?而是打造出某种情感上的联系。
我们应该如何跟人产生连接?首先要了解人们获得自己身份认识的来源:
① 家庭
② 朋友
③ 性格
④ 爱好
⑤ 职业
⑥ 成见:种族、宗教、性别、国籍、族裔等(最不重要)
没有一个人说“我是女人”。她们会说,我是孩子的妈妈,我喜欢打高尔夫,我喜欢做各种各样的爱好……但没有一个跟她们的女性身份相关,因为所有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什么是正确的谈判代表?
正确的谈判代表并不意味着他是最聪明的,最有权威的,而是在技术上最有技巧的,能够真正跟对方产生感情连接的人,甚至他只是跟对方去过同一所学校而已。
三、谈判要避免的错误
一般谈判都会犯什么样的错误?你应该如何改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是好的谈判者?
错误一:运用权力和手段
运用权力和手段带来的不良后果包括:
报复性对抗。对方一定会对你实施报复,时间不确定,但总有一天他会这么做。
浪费时间。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景,当他们真正向你实施报复时,你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应对这些报复,而这些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错误二:威胁(要伤害对方的警告)
我们经常在谈判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做这件事,那我就会做另外一件事报复你”。
这是一种威胁,它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但在现实中威胁并没用。正确做法是,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对方底线是什么。
我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对他说这样的话:“亚历山大,如果你今天不把这个房间打扫干净,我礼拜六就不会给你玩乐高。”每次这样讲完,他绝对不会去打扫房间,不管我怎么给他施加压力,所以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
我对他说:“亚历山大,每个周六你特别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带你去买乐高,但我只会给那些把自己房间打扫得很干净的孩子买,你愿意打扫你的房间吗?”成效甚好。
用这种方式讲话,本质上还是一种威胁,但听上去好听很多,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带来对方的合作。
一定要注意,谈判时用的每一个词,一定要经过非常审慎的选择,必须让对方听着舒服,所以谈判的本质,是以对方为中心的沟通。
错误三:时间压力
我们经常在谈判当中设定某个必须结束的时间,这其实非常糟糕。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首先,给自己更多有效沟通的时间,不要运用权力和手段硬压别人;
其次,选择最容易的地方入手,不要抠那些最难谈的条款;
最后,不要提及谈判协议的最佳备选方案。
“你可以不跟我谈,谈不成没有关系,我还有别的选择。”这个是经常用到的手段,但它非但不会创造价值,还会给对方带来感情上的不愉快。
你提出备选方案,就意味着你对对方不够忠诚,不够有承诺感,所以他也会相对削弱他对你的承诺感。
所以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可以谈判的条件,一定要坚持到底,而不是中途告诉对方还有其他对象可谈。
错误四:没有足够地去关注人
一定要记住,你是谈判当中最不重要的人物。
当你要求加薪的时候,你不能说:“你该给我加薪了。”你要跟老板说:“我应该如何实现你希望的价值,让你愿意给我加薪呢?”
AI进化速递丨微软据悉就长期获取OpenAI技术展开深入谈判
卡尼称,目前“没有太多证据”表明美国愿意在不加征部分关税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他认为,大多数国家可能不得不接受美国对其商品征收的一定程度的基准关税。
市民普莱斯认为各国需要明白,与美国妥协是行不通的,你需要同样强硬并进行反击。
特朗普7日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14国领导人的信函。根据这些信的内容,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25%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30%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35%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关税。
主张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从7月9日起降低目前美国对大部分欧盟出口商品征收的10%基准关税,同时要求降低较高的行业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