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陶文昭:坚持开拓创新 勇担先行使命

2021-12-29 18:42:58

作者:陶文昭    责编:张健

开拓创新是百年奋斗的史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

开拓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动力。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为《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开拓创新在内的十个方面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深圳勇担先行示范的精神力量,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开拓创新是伟大事业的要求。《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百年奋斗的史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探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的独创性的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品格

开拓创新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建立”起来的社会。毫无疑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产物。但同样毫无疑义,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主动不懈追求的结果。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一样,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必须依靠主体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与历史上的其他制度不同。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在旧制度内部生长的,仿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建立,其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就已经孕育成长。因为这些制度从最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都是私有制度的体现形式,属于“大同而小异”。社会主义则大不一样,是对过去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推翻旧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要改变政权的性质,而且要改变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建立”的社会与“生长”的社会,在机制上很不一样。“生长”的社会是顺其自然的长期过程。而“建立”的社会,很重要的是靠主动地、有意识地通过自觉的探索去形成和完善的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历史主动精神、强调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品格。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认识和把握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制度。既然社会主义是在不断变化和改革的,那么社会主义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苏联曾经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

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基因的传承。中国先贤描绘了“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并为之不断探索奋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也是变革最为深厚的国家。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我们不仅在科技文化上不断探索,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我们也在制度体制上不断探索,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坚持开拓创新是深圳担当先行示范的必由之路

开拓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动力。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新时代开拓创新,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如何更有效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治理体系,先行试点是有效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 先进行局部试点探索,待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做法推广。这种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改革推进方式,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遵循和改革方法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要加快制度探索、提供制度示范,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提供制度基础。

开拓创新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有承载综合改革示范功能的重大平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追求人类美好生活和美好制度探索新路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我们要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丰硕成果,有力增强科学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向世界响亮宣告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开拓创新要充分发挥深圳的优势,坚定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自信。第一,深圳具有改革的历史积淀。深圳在某种意义上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在时间上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在成效上是特区中最为显著。在某种意义上,深圳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识。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以深圳为重要突破口,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赋予深圳特殊使命,符合历史逻辑。第二,深圳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在改革开放后最早兴办的特区中,深圳是规模最大、发展最好、位置最特殊的特区。深圳在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占有突出的比重,更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深圳具有改革的精神气质。先行示范区既要看客观实力,还要看精气神。没有一股子创新精神,也担当不了先行示范的角色。深圳既务实开放,又充满朝气梦想,对开拓创新最为有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