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可怕的,不见得一定是不确定的。
恰恰相反。死和灭亡是人生的铁律,在百年之内发生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没有什么不确定性可言。
对于这种确定的灾难,人们应对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用某种信念体系在脑海中创造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没有痛苦、没有离别、没有死亡;
另一种是主动拥抱死亡和毁灭,接受现实,提早做准备,尽量在活着的时候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
地球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用第一种方式来对待死亡的。其优点是省时省力、信手拈来,进入状态后精神就可以无比强大。其缺点是至今还没有人能证明这个平行宇宙的存在。
因此这种想法不可避免地会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产生诸多的缺失和遗憾:
你本来这辈子想干的事情,由于可以推到下一辈子,就可能很多都没干;
很多本来无法接受的现实,由于有下一辈子来弥补,就可以逆来顺受;
你小时的梦想,不小心错过了,被你一推再推,直到你老了就没了机会;
你曾经暗恋的爱人,因为你不表白而错过了,你以为以后还有机会,岂知那可是永远的插肩而过,没有下一辈子重新相逢的可能性。
真正能直面死亡和毁灭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事想起来真的让人很难受,甚至非常恐惧。
但直面死亡有巨大的现实的好处,只有意识到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并不多,甚至很短,你才知道怎样规划人生、把每一天过好。
你会执着地追逐你的梦想,也会坚持你的价值观,因为没有下一次。
你不会让你暗恋的爱人就这么轻易地从你身边悄然划过,你一定要让她知道你的心情;
你也不会长时间不去探望你的父母,因为他们的时间比你更短,跟他们的见面其实比你所有的收藏更加宝贵;
你甚至会改变你的事业,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仅仅追逐金钱和利润。
把时间缩短,到十年、五年、一年,确定的事情越来越少,不确定性就越来越大。
不确定性本身不见得是坏事,你有一半的可能会时来运转,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你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并不是来自不确定性本身,好运你当然喜欢,你怕的是运气的负面的一半。
在不确定性的笼罩下,风险永远无法完全去除。
风险其实也分两类:一类是已知的风险,一类是未知的风险。
对已知风险的管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资产配置大规模分散和对冲。
通过跨公司、跨行业、跨地域、跨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可以把能对冲掉的风险都对冲掉。
企业家由于要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往往在资产层面不得不承受集中的企业和行业的风险。因此在个人投资的层面需要更大规模地分散投资以抵消运营公司带来的过于集中的风险。
风险这个东西,就像死亡;你直面它,敬畏它,把未知变为已知,把已知变为可量化,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做准备,应对它,是把当下日子过好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
美元的疲软并非源自“海湖庄园协议“之类的某种协调性协议,而是由基本面等诸多变化推动的。随着各国央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会增加对亚洲货币的配置。
分析人士指出,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对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当前,美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成为多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源。
丹尼兹·伊甘指出,全球贸易战升级不仅短期内增加成本,还将长期加大全球经济成本,限制技术传播与创新,影响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IMF认为,在全球金融形势趋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推动下,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
IMF多时来首次强调,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已然冷却的背景下,各国国内失衡和政策差异,导致全球失衡,也给全球经济前景酝酿了一些潜在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