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A股没有迎来万众期盼的开门红,而是连跌三天,在一片绿油油中迎来新的一年。
从指数来看,元旦后的三个交易日,上证50累计下跌1.95%、沪深300累计下跌2.47%;创业板指累计下跌5.87%、科创50累计下跌5.53%;中证500累计下跌1.76%、国证2000(代表小盘股)累计上涨1.09%。从上述指数看,最近三天市场风格的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进一步看风格指数的表现,成长风格全部下跌,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分别下跌4.53%、3.93%和1.83%;价值风格方面,除了中盘价值略有回调之外,其余均上涨。成长风格尤其是大盘成长风格下跌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相关风格的估值处于历史分位的高点;二是对宏观经济未来走势预期较为悲观,通过业绩增长来消化较高估值的可能性较小。
从行业(中信一级)来看,元旦后的三个交易日,农林牧渔(+3.82%)、纺织服装(+3.02%)、传媒(+2.78%)涨幅居前;国防军工(-6.77%)、电力设备及新能源(-6.17%)、电子(-4.41%)跌幅居前。
从一些有代表性主题来看,元旦后的三个交易日,茅指数下跌4.36%、宁组合下跌8.37%。显然,2021年风光无两的宁组合跌幅更为明显。
从国际比较看,元旦过后的A股延续了2021年的表现,在全球股市涨幅榜上吊车尾。
造成A股2022年开门“绿”的原因是什么,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奥密克戎来势汹汹,美国单日确诊已冲上百万的创纪录高位,国内疫情也散见多发。从目前的分析和数据看,奥密克戎具有强传染性、弱致命性,这种病毒特性对于采取清零策略的国家挑战性更大,经济所受到的影响更大。另外北京冬奥开幕在即、春节即将来临,我国在短期内将执行更为坚决的清零政策,因此短期内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是宏观经济弱预期的影响。市场中短期内宏观经济的预期较为悲观。彭博以及国内部分经济学家预测2021年四季度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在3%-3.5%之间,很多学者和机构对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预期也较弱,房地产走势及新冠疫情拉长导致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经济问题值得关注。A股最近的走势是对上述预期的提前反映。
三是货币政策空间缩窄的影响。2021年中美的货币政策走向是相反的,美国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的货币政策稳健偏紧,信用端则有明显收紧,在房地产等行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市场普遍预测2022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将是稳健偏宽松的,信用端也是如此,美国的政策将由松到紧。市场对中美货币政策的再次分岔是否利好A股持谨慎态度,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美元实际利率走高将导致中美利差收窄,美元会产生虹吸效应,对外资被誉为“聪明钱”的A股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主任顾慧君)
去年11月、今年元旦前后以及4月初美滥施关税带来冲击时,互换便利使用量明显增加,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也较为踊跃。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最近几年人民银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比较宽松。
建议投资者不宜对短期行情过度反应,中美贸易可能只是影响国内A股的因素之一,要把握好投资收益与市场风险之间的风险收益比。
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无论货币政策规则还是财政政策规则,目前对“GDP量”的权重都超过了对“价”的权重,价格的权重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