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喜剧大赛,米未与“脚部演员”双赢

第一财经YiMagazine 2022-01-10 12:02:47

作者:叶雨晨 ▪ 陈锐    责编:郁赟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于1月7日晚上演总决赛。呼声甚高的“三板大斧子”获封年度喜剧社团,作品多次登上热搜的”逐梦亚军“组合蒋龙、张弛成为年度喜剧搭档冠军。

这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创喜剧竞演综艺于2021年10月开播,是第四季度最热门的综艺节目之一,也是“限娱令”新政后全年不多的综艺亮点,令多名演员全网走红。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不到3个月,节目共制造了248个微博热搜,在微博的视频播放量达15亿次,豆瓣评分最终涨到了8.4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制作方米未传媒,由马东创立,以《奇葩说》成名,《乐队的夏天》是其第二个爆款节目,如今再到喜剧,这家公司已经在辩论、音乐、喜剧三个全然不同的垂类都做到了出手不凡。

内容生产向来不易,频出爆款更是不易。米未的方法论是什么?

2020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结束后,在确定新一年内容方向时,米未面临两个选择:继续做《乐队的夏天》或另起炉灶。前者固然更稳妥——《乐队的夏天》两季豆瓣评分都在7分以上,在观众、品牌方、平台中都有足够的观众基础。但困难也很明显,要面对那个垂类题材节目连播几季后都会出现的问题:选手储备不足。

最终,米未决定将搁置多年的喜剧综艺重新提上日程。

喜剧一直是影视剧、卫视、视频平台等内容板块的重要题材,也并非综艺领域的新品类。自2015年开始,《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等头部喜剧综艺,捧红了如今活跃于国内喜剧市场的沈腾、马丽、贾玲、张小斐、宋小宝、岳云鹏等演员。但近两年,优质的喜剧人挖掘殆尽,喜剧综艺也到了瓶颈期,收视与口碑都出现下滑,《欢乐喜剧人》更是从第一季的8.3分连年跌至2021年的3.4分。

过去几年,在米未,喜剧也是始终悬而未决的一项业务。4年前,金靖签约米未时,马东就告诉她,米未是一定会做喜剧的。米未曾两度组建喜剧项目组,声势浩大——两年前和爱奇艺谈《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时,爱奇艺还以为是那档筹备已久的喜剧节目终于靠谱了——但最终,两次筹备都没能进入正式录制环节,项目组也两度解散。“当时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沉淀,把一些事再想清楚,我坚持认为先找到内容方法论是最重要的。”马东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 说。

在米未的生产逻辑中,摸索出方法论是继续推进开发的前提。比如《乐队的夏天》,米未认为核心是要在节目中让台上和台下发生情感共鸣;《奇葩说》,是对一些看起来已经板上钉钉的事,通过节目让它有不同的角度被看到。

那么,对喜剧呢?米未最终将方法论解释为共创机制。“共创机制才能够保证作品的持续产出,共创是包含了编剧、演员、核心的工程,还有一些跟这个事不相关的其他演员,因为大家在同一个队就帮忙添砖加瓦,所以才成了这么一个作品。”马东说。

过去几年,市场上火热的喜剧竞技类综艺以春晚式小品为主导,有固定的起承转合和叙事方式,时长多在20分钟以上,结尾必然升华主题。米未想做的喜剧,包括了素描喜剧(sketch)、漫才,默剧、独角戏、音乐剧等,甚至靠硬来获得观众生理性笑声的表演都可以接受,没有固定模式。以sketch为例,这种抛开大众习惯的喜剧叙事结构、短平快地围绕一个“游戏点”不断翻番的表演方式,其实更符合年轻一代网综观众的观看习惯。

制造

2021年,米未正式进入喜剧时间。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采用多组小队竞演赛制,由观众与组委会共同投票决定名次,投票机制是一人一票,一票100分,导师和普通观众享有同等价值的一票,不能左右比赛的最终结果,让笑决定输赢。

每期公布下一次竞演主题,这就需要演员搭档们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创作一个新作品,而导演团队给自身的定位是“放大器”,功能是为创作者提供空间去创作自己喜欢和自己认为新鲜的喜剧。最终,整季节目一共创作了76个作品。

王皓和史策在12期节目中成功塑造了荧幕CP“皓史成双”

曾参演过《今夜百乐门》《认真的嘎嘎们》等多档喜剧综艺的蒋易,最开始接到米未导演组邀请时,曾有担心和纠结。“一提到比赛压力就很大,搞喜剧还是得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创作,但后来聊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肯定不是小品,想做素描喜剧的概念,这点很有诱惑力。”蒋易对《第一财经》杂志YiMagazine说。

一群喜剧人推掉了其他工作,像米未的员工一样,每天中午到公司,吃米未的食堂,排练到夜里两三点再回家。在米未办公楼的一层,有个为节目临时搭起来的小剧场,会议室也成为了各团队商量点子的根据地。大家都开玩笑管米未的排练厅叫“喜剧地狱”,一进去就会焦虑。

一个新作品诞生的起点是“提点会”。蒋易所在的“十三代宗师”社团每次都能提出上百个点子,经过社团和导演组的初筛之后,进入到粗排阶段。“喜剧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谓的yes,你总要先yes对方说的东西,在他说的前提下发展,除非卡住了,我们都会选择先去接受。”蒋易说。

有了初级剧本之后,进入到“读稿会”阶段。导演组会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一些建议,帮助选手判断哪个点子更容易推下去,或者可能有更好的效果。之后每个作品还要经历七八次的展演,米未会邀请观众观看,试试不一样的包袱响不响,看观众反应是否与预期一致,观众的评分还会做成排名。

在节目中,演员们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创作参与感。比如蒋易在“刘关张”的几次创作中,从人物造型、服装配色,到舞美颜色、画风质感,都需要自己提想法,每一个人都是导演的一部分。

蒋易参与的《水煮三国》系列以“先生请出山”作为出圈。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还有意放大幕后编剧对于喜剧的价值,无论是作品字幕的体现,还是表演结束导师提问编剧理念表达的环节设置,都让在行业内本难以拥有姓名的编剧有了展示机会。在这一机制下,六兽等出色的编剧脱颖而出。“编剧的作用非常大,他要当一面清醒的镜子,在演员演飞的时候得把它扽回来,在本子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又得靠演员去找那些感觉,找舞台上的分寸。”马东解释。

在这个过程里,各组导师也会加入创作。“徐峥老师从提点、读本、展演都会参与意见,不方便来看彩排,就会让我们把每次的展演都拍下来发给他,我们再根据他的建议做复盘”,蒋易说。但这些创排过程不对马东开放,导演组希望马东在录制现场是第一次观看,要最真实的反应。

修正

马东的笔记本里有一个“死亡清单”,记录着马东想象中米未碰到什么事会死,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去做。其中一条,即便两年没有产出也能养得起团队——这样才能有耐性做好内容。

早年,在《奇葩说》之外,米未也曾先后制作了《黑白星球》《饭局的诱惑》《拜拜啦肉肉》等网综产品,尝试过《好好说话》等知识付费业务,甚至做过文创衍生的消费品,但都反响平平。

2018年,米未对公司业务战略收缩,把每年的网综产量从五六档缩减至只做两档头部节目,将制作团队重新合并成一支,集中火力巩固输出品质,终于在2019年夏天迎来了公司第二个爆款网综《乐队的夏天》。这些思考也成为米未另一个落在公司章程中的价值观:长期价值大于短期价值。“一家公司成立5年以后,核心就是活着,挣多少、估值多高,没那么重要,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才知道这件事。”马东说。

目前,米未维持着一支规模很小的团队。在每档节目录制前,米未会招聘实习生,但节目一结束就会马上进入收缩期,合适的实习生留下,跟不上的离开,米未员工面对的是全年不停的末位淘汰。在米未看来,小公司要想提升效率特别简单,就要像海绵一样能收缩,然后灵活控制成本。

米未核心制作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骨干成员基本是从新人做起、从内部一手培养起来的。每次 “脑暴会”(头脑风暴),大家都会围坐成两大圈,资深一点儿的坐内圈,但是所有人都要发言,即便是传媒大学在校的实习生,也有二排发言的机会,但如果每一次发言都能说在点儿上,就可以坐到前排。“没有人有固定座位,也没有论资排辈,所以有才华的人很容易被看见,至少让他们被看见是我需要做的功课。如果建立了一个特别严密的层级,让人才变得不被看见,这是你领导者的问题。”马东说。

近两年,米未还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后期团队。很多综艺公司都会把后期制作外包给后期公司,但米未还是希望把节目生产流程上的所有环节都把控在自己手上,要求所有总导演都要进机房调节奏、进音乐,“后期也是创作的一部分。我们提倡的是,如果不从机房里爬出来,你不可能当制片人。”马东说。

对于一档综艺节目,从创意到最终成片要经历的无数个具体步骤尤为重要。以喜剧大赛为例,共创机制并不是秘密,公司间比拼的其实更多是执行效率。每场录制需要在几个小时内以准直播的形态做完,三个舞台如何准备、衔接是难点。为此节目组将每场演出的舞台置景装在了一个大箱子里,直接撤台转换,10分钟就能换好,而这些经验都需要多年累积。

成立6年来,米未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未来预期的过程。在内容方向上始终不放弃喜剧,是因为意识到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是像大脑渴求糖一样的那种底层需求。“做内容的人得超越内容的形式边界,当你把终端架构在人的大脑里的时候,你想想看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大脑产生快乐和幸福?我们更看重幸福,更看重内啡肽,我们想给这个世界提供一些我们自己过得去的东西。米未的核心是让世界更快乐。”马东说。在这个逻辑下,米未的公司愿景沉淀为“成为一家创造正向情绪价值,且持续成长的公司”。

至于下一个开发方向,马东没有答案。各平台都在寻找有爆款潜力的新兴垂类,但同质产品竞争激烈,米未对开发新项目也非常谨慎。第一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终能再次立项也经过了9个月的筹备期,这期间,品牌赞助商vivo的新手机产品已经换了几代,京东的各种购物节也翻新了好几轮。

马东说自己从未摆脱过压力,“我们永远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着一个所谓‘开两枪’的力量,就是我们这个事干折了,客户、平台等信任我们的合作伙伴,允许我们开第二枪。但如果第二枪又折了,就怪不了别人了。”

目前,《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的选手招募已经启动,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这一次,跟选手沟通时,节目组终于不用再反复解释“我们不是骗子,我们要认真做一档节目”了。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