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市场,主要都被头部券商占领了,我们怎么挤进去,我们怎么钻进去,我们怎么冲进去?”这是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金琳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的一段感慨。走出福建,挥师陆家嘴,对于一家偏安福建22年之久的中型券商来说,想要在头部券商林立的发达地区站稳脚跟谈何容易?从客户的拓展、业务的创新到人才的积聚,都成为摆在华福证券面前待解的难题。
华福证券诞生于1988年,壮大于2010年,那一年,它启动了全国化、全牌照布局。
图:1988年8月,《文汇报》刊登《热烈祝贺福建省华福证券公司成立》
借助“商行+投行”战略,董事长带领团队奔赴全国开拓业务。2015年业务中心迁址上海,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十多年打拼,华福证券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生存道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2015年1月,公司上海业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本期节目专访华福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金琳、总裁黄德良、副总裁吴杰,听他们讲述华福证券的突围历程。
重建差异化是区域乳企下一步应对存量市场竞争的关键。
在券商的研报中,这项政策的影响被概括为引导行业从“成本优先”到“价值创造”转变,是众多储能厂商挣脱亏损的转折点。当然,现实情况更为复杂。
“新加坡也许是一个岛国,但我们不能有孤岛心态”,黄循财提醒道。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车企角逐的焦点。
在全球化新阶段,跨国企业需优化全球价值链布局,加强区域模块化运营,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决策体系,并保持战略柔性与组织敏捷,以应对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和监管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