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感染人数继续激增,有关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变异株是否已经发生重组的问题近日引发高度关注。
上周六,来自塞浦路斯的研究人员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新冠病毒株,在德尔塔的基因组中,该病毒具有奥密克戎的遗传特征。研究称已在25例感染新冠的患者中发现了这种结合了两种变异株特征的新毒株,并将其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因为新冠病毒如果真的发生重组,那么有可能导致病毒朝着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疫情将变得更加不可控。
尽管塞浦路斯研究团队已经将病例基因序列发送至国际数据库GISAID,但该发现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质疑者认为,“德尔塔克戎”的基因序列细节并不像是病毒重组而来的,更像是来自实验室的污染。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汤姆·皮科克(Tom Peacock)教授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关于‘德尔塔克戎’基因序列的报道,看起来是比较明显的测序实验室污染的情况,因为并没有看到病毒进化枝上的显著聚集。”
对此,一位病毒学家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通常而言,当一种新的重组病毒出现时,它们会聚集在进化枝的同一个位置。”
上述科学家倾向于认同实验室污染的假说。“当一个样本同时感染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株的时候,在基因测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德尔塔的一段基因序列扩增不佳,但奥密克戎扩增良好,结果在德尔塔序列中显示了奥密克戎的基因特征,科学家误认为是重组。”他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
皮科克表示,实验室污染并不是对实验室质量的质疑,因为这种污染可能发生在任何测序实验室当中。“很可能所有的样本都于同一天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了测序,这种实验室污染的情况也是普遍会发生的。”他写道。
皮科克还指出,与“德尔塔克戎”毒株相比,日本研究人员几个月前发现的新冠阿尔法变异株和德尔塔变异株的重组的证据更有力,因为单个进化枝上的聚集非常明显。
皮科克作为社交媒体上的学术大咖,倾向于淡化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影响的过度解读。上周,法国研究人员发现新冠变异株“IHU”(B.1.640.2)。对此,皮科克认为,从该变异株的传染性来看,显然没有占据上风。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一位病毒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是实验室污染,我会感到很吃惊,但如果是病毒真的发生了重组,我也会感到意外,现在只有等待确认这种新的变异株是否真正地开始传播起来。”
上述研究员表示,如果真的是实验室污染,或者仅仅是两种病毒株同时感染了一个人,而没有发生病毒的重组,那么这种变异株随时间推移,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公司一度有百余人逾期不还息,并且收到了催款文件。”
200多架以军战机在情报系统精确指引下,袭击伊朗境内100多个目标,其中包括伊朗军方高层藏身地,打死多名最高级别指挥官,包括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应急指挥部司令吴拉姆-阿里·拉希德。
邦彦技术实际控制人祝国胜前妻张岚直接持有的公司730.7万股股份,还有约10个月就可上市交易,由于不足5%,若减持无需公告。
在如此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宿主能否在“茫茫菌海”中选择性识别并管理特定细菌?
“4+4”模式允许非医学本科毕业生通过4年医学博士课程和规培教育成为执业医生,缩短了传统医学生培养时间,但也引发了关于其临床经验和能力是否足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