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环境友好、运输装备清洁低碳、运输组织集约高效,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阶段性要求。
规划提出:
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水平有效降低;
营运车辆及船舶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
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营运车船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客货运输结构更趋合理,运输组织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体系初步形成;
绿色交通推进手段进一步丰富,行业绿色发展法规制度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绿色交通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规划还提出,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科技春耕来了。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2月6日,《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作者唐纳德·舒普逝世,享年86岁,引发了学术界、交通业者和爱好者的广泛怀念。
2024年1月至11月,安徽省公路水路投资总量居全国第8位、投资增速居全国第10位,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