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环境友好、运输装备清洁低碳、运输组织集约高效,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阶段性要求。
规划提出:
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水平有效降低;
营运车辆及船舶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
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营运车船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
客货运输结构更趋合理,运输组织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体系初步形成;
绿色交通推进手段进一步丰富,行业绿色发展法规制度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绿色交通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规划还提出,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
美国罗德岛州联邦地区法院首席法官约翰·麦康奈尔批准了各州提出的禁令请求,禁止交通部实施该政策,并表示各州很可能在部分或全部诉求上获得胜诉。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拉兰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未来需要让青年人更多地参与到双边的交流与合作中。
谢长安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可能产生积极反响。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