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尽管长期来看预制菜或有较大成长空间,但目前还存在销售区域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行业标准未统一等问题,近期部分预制菜概念股上涨主要得益于疫情管控、就地过年等催生出的短期需求,并不具备长期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机构表示,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预制菜相关业务营收占比还不高,属于尝试性的布局探索阶段,不足以支撑股价的持续大涨。
有上市公司曾披露,机器人零部件相关占比仍低。
从2022年1.63亿元的盈利巅峰,到2024年1.84亿元的巨额亏损,元隆雅图营收规模不断扩张,但净利润却持续缩水。
老年群体和外地游客更青睐早茶消费
有些个股在题材升温与游资炒作后股价涨停的当晚就发布股东减持预案,也有的个股年初以来累积了不俗涨幅,股东也纷纷减持。
一起走近这10本兼顾主题、品质和可读性的好书,收获科技新知、文化滋养、宏阔视野和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