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后冬奥”时代的中国冰雪装备产业进阶:头部尚无,瓶颈待解

第一财经 2022-02-23 19:34:49

作者:吴绵强    责编:宁佳彦

当前本土化的冰雪装备企业仍存在瓶颈待突破。

“冬奥会虽然结束了,但冰雪运动知识的普及以及传播,深入影响着国人,也将对冰雪装备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提振。”2月19日,冬奥会闭幕式结束后,一位国产冰雪装备企业负责人叶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相比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夏季奥运会的运动项目的全民普及,冬季奥运会的冰雪运动项目,过去在中国依然还属于“小众”的圈层运动。随着近几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冰雪运动在国内逐渐普及,国产冰雪装备企业持续增多,这块市场逐步被打开。

经历此次冬奥会,叶潇公司在天猫旗舰店的冰雪装备产品持续火爆,让她看到了这一市场赛道后续的爆发优势。不过,当前本土化的冰雪装备企业仍存在瓶颈待突破。

提振

“今年2月份开始,即冬奥会开幕式前几天,整体的销量就持续增长,基本上比春节前翻了三番。一些新品牌装备产品,日均也基本上可以做到销售量达5万件以上。”叶潇介绍。

叶潇是某国产冰雪运动装备品牌企业创始人,过去她曾是一名市场投资人,还是一名资深滑雪爱好者。在滑雪的这些年里,叶潇发现当她选择滑雪服的时候,可有选项非常低,并且无法购买到适合自己并匹配个人风格的装备品牌,“外资品牌滑雪服大多颜色纯素,显得颇为单调。”

因此创立一款时尚潮流的滑雪服等冰雪装备品牌,成为叶潇的目标。目前,叶潇公司的产品主打的多个系列,包括价格大概在1000元至2500之间的城市潮流风格的滑雪服,偏日常和美潮的融合。

多位资深滑雪爱好者告诉记者,受制于中国冰雪运动场地以及项目的普及,冰雪爱好者选购滑雪服、头盔以及滑雪鞋等装备,大多是提前准备好“从头到脚”的全部装备,很少有说去了滑雪场地再去选购装备的,最多就额外换一些零件等小装备。

正是因为这一消费特点和场景的属性,导致许多滑雪装备的销售渠道,大多选择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

2021年11月,叶潇选择将滑雪装备品牌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线。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公司的产品销量持续火爆,“从去年11月至今,每个月的销量都是翻倍。”

叶潇说,按照冰雪行业正常的特性来说,每年的滑雪季是从当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份,基本上,3月份之后很多地方转暖,就不能进行滑雪运动了,所以每年2月份至3月份,很多滑雪产品以及装备基本销量会逐渐相对递减。

“按照正常年份来看,其实春节期间大家都在家陪伴家人,节前大家都采购了滑雪装备,整体的滑雪装备企业销售额不会特别高。”叶潇表示,冬奥会的举行,对滑雪品牌装备有一波正向拉动。

国货滑雪品牌南恩也经历了一个繁忙的“冬奥季”。根据阿里官方的统计,南恩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同比去年翻了两倍以上,并成为天猫滑雪行业2月的销量“冠军”。“我们的滑雪服、头盔以及护目镜等,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南恩创始人耿绍峰告诉记者。

如今的销量爆发是耿绍峰、叶潇等品牌企业不敢想象的。“2013年创业之初,滑雪有多小众?从12月份忙到春节,我们几乎就可以打烊了。”耿绍峰笑言。当时的滑雪场主要在北方,雪季持续大约3个月,消费者以“尝鲜”式旅游为主。滑雪品牌只有少数国际专业品牌。

2013年,耿绍峰在淘宝上创立滑雪服品牌南恩。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2014年,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产业发展蓬勃发展。2022年,冬奥会的部分赛事正在耿绍峰的故乡张家口举行。

深耕近十年,南恩从淘宝、天猫走到线下,线上也实现多平台运营,“我们品牌在天猫的销售额占公司整个电商销量的七成,已是经营的主阵地。”耿绍峰说。

2015年,北京获得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天猫滑雪品类销售额应声而涨,迎来了第一波高峰,“南恩的销售额激增,最明显的变化是来自南方的消费者明显增加。”

作为电商平台,天猫也顺势吸纳更多滑雪装备企业。阿里巴巴方面称,2017年,天猫开始重视冰雪产业,并举办第一届冰雪节,阿里巴巴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随后,国际奥组委在天猫开出全球首家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天猫滑雪市场品牌数量持续增长。过去两年,共有国内外88个滑雪品牌入驻天猫,包括MACKAGE、BOGNER、FUSALP、FACTION、X-Bionic等国际专业品牌,“天猫已成为国际新品牌落地中国的前站,包括PeakPerformance在内的多个户外运动品牌也在商讨合作中。”

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普拉达等近100个时尚品牌,在天猫奢品发售滑雪类运动装备,包括服饰、头盔、滑雪板等,“传统运动品牌也开始布局滑雪品类,如安踏、李宁等争相在天猫上新滑雪系列产品。”

“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健康、多元的品牌生态。天猫对品牌的服务不限于销售,逐渐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天猫滑雪行业小二王小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超100家奢侈品品牌在天猫首发滑雪新品,FACTION、HellyHansen等海外专业品牌通过天猫进入中国市场。

改变

一位冰雪装备企业负责人表示,2008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旅游业受益十年,全民健身让中国体育消费蓬勃发展,一批国货运动品牌相继崛起,预计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冰雪经济的“黄金十年”的起点。以耿绍峰为首的国产中小冰雪装备品牌企业家们,也终于迎来了更多滑雪客户。

2008北京奥运会那年的冬天,南恩创始人耿绍峰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雪。“能买到滑雪用品的地方极少,很多人穿着牛仔裤、大衣去雪场。”他说,那时候的国产品牌装备企业也相对较少。

“之前中国市场的滑雪装备产品市场,很大一部分被海外一些品牌占据,国内本土的民族滑雪装备品牌非常少,并且很多冰雪装备产品企业创始人大多是冰雪爱好者,或者其家族以及合作伙伴们,拥有与冰雪装备相关的供应链体系,拥有这类资源的基础之下,有人才去涉足这一领域。”叶潇说,相比海外的一些大牌冰雪装备企业,中国的品牌相对较少以及落后,不管是做板类固定器,还是做鞋、服、盔等,没有较大的中国本土品牌诞生。

滑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受制于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滑雪设施的布局等因素影响。过去,中国的冰雪运动群体是偏小众圈层人员,滑雪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这项运动对参与者有较高的要求,第一,要有钱,购买大量的专业装备;第二,要有更多假期进行锻炼。这些因素导致国内参与这项运动的人非常少。”

中国的冰雪运动,特别是单板滑雪运动“火起来”,并在年轻人群体中风靡,大概是在2018年之后,因为单板滑雪运动的风格属性较强,许多年轻人进行这项运动是因为看起来很酷炫。

叶潇表示,在单板滑雪运动之后,近几年,中国人均收入以及消费水平持续上升,让更多人愿意进行滑雪运动。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特别是一些地产企业如融创等公司正在建立城市滑雪场,这让更多人群可以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

“我们公司之前团建,就是去的室内滑雪场。”在广州某企业工作的公司职员小林告诉记者,主要是大家觉得新鲜,而且滑雪也不再是过去的小众圈层运动,大家都能有时间参与。

教育行业的“双减”之后,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家长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青少年滑雪及女性滑雪正在成为新品牌创业最活跃的领域。

叶潇说,今年冬奥会举行后,对滑雪运动员和赛事的传播,也拉动了很多人初“尝”滑雪或者曾有滑雪经历的人回归成为深度滑雪者。

这给耿绍峰等人看到了更多市场机会。“相比创业之初,团队规模已经扩充了10倍。春节旺季不打烊,夏季同样定期上新品。”耿绍峰说,南恩已经从早期的滑雪周边配件类产品,拓展到滑雪装备全线产品,依据天猫的消费洞察,品牌目前的定位是年轻化,时尚与功能性兼备的滑雪装备。

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滑雪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大概会持续10~15年的时间,之后达到成熟期。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王小源分析认为,3亿人上冰雪,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竞争会日趋激烈。更懂消费者,更快的满足新需求,对于品牌运营而言至关重要。

瓶颈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本土的滑雪装备企业还是相对较小,硬件供应链还不是很成熟,头部的大企业缺乏。并且与外资品牌相比,国产化的冰雪装备制造和创新,仍存在差距,这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瓶颈。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滑雪 装备”等关键词,出来的大多是滑雪服等品牌,较为集中泛滥。

叶潇表示,国产滑雪装备企业较多,但是多而不强,缺少头部企业,以滑雪服为例,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最直接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其实在冰雪赛道里面,懂滑雪运动以及产业的专业人才非常匮乏。”

叶潇认为,滑雪服的品牌类似消费类的产品,做到最后,无非竞争的就是品牌企业对市场、用户的理解力,即怎么把产品推向用户,这些都需要非常懂消费品逻辑和市场的专业人员来运作,“并且,非专业人才的培育也很重要,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打磨。”

当前,中国冰雪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依然被海外大牌牢牢把控,一位不愿具名的滑雪装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的冰雪滑雪装备产业群体,还是有点照搬欧美企业,如滑雪服等去做大色块的拼接,“但这其实并不是很适合国人。国内消费者还是需要在设计上做得更加具有中国文化和特色,更加有自己的‘调性’,同时还需要满足很强的功能性,这在产品上需要进行打磨。”

与挪威等国家全民滑雪不同,“国内把冰雪运动其实更多的愿意定义为一种“社交运动”,这就一定会有个人的风格,即炫耀和自我彰显的个性属性在里面,这也就意味着产品除了要打功能性,还需要有一定的设计感在里面。”上述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称。

相比于传统运动服装产业,滑雪装备除了滑雪服之外,还有滑雪板、雪镜、头盔、雪鞋、滑雪杖等细分品类,技术门槛和生产难度都不低。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国内滑雪服方面的供应链相对成熟,而硬件的供应链欠缺体系。

上述业内人士称,对品牌而言,研发创新能力、供应链统筹能力,对于品牌持续、健康的经营至关重要。“产品为王,接下来我们的重心会放在新品的设计和开发上。” 耿绍峰说。

“这也是天猫努力的方向。”王小源表示。目前,天猫正在尝试与有供应链能力的商家合作,开放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的能力,深入供应链端进行新品创新。对于滑雪服品牌,天猫还将尝试整合犀牛智造的柔性制造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