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西方各国再次出现了一波囤货潮。在俄乌冲突之下,全球供应链问题复杂化,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出于对潜在物资短缺问题的担忧,消费者纷纷囤积食品、储备能源。与两年前疫情掀起的囤货潮不同的是,这次被抢购的不是卫生纸,而是以食物为主的商品。
目前,欧洲国家最为紧缺的是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小麦,以及用于生产食用油的向日葵籽、油菜籽、亚麻籽等。
在德国,当地农贸组织呼吁消费者非必要不要囤货。在意大利,商店中的面食和谷物类商品均遭到顾客的抢购。这是由于意大利的大部分小麦从东欧进口;80%的葵花籽油以及大量用作动物饲料的玉米从乌克兰进口。据统计,在意大利米兰,一条面包的价格已攀升至8欧元。而在去年11月,这一数字为4.25欧元。
粮食和食用油遭疯抢!时隔两年欧洲再现恐慌性囤货潮。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今年6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初,欧洲大陆经历了两次显著热浪。
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筹备好新一次领导人会晤,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开辟新前景。
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产能本地化”抢占先机,预计中国企业在欧洲空调市场的份额未来将稳步提升。
ECMWF预测显示 ,几天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欧洲气象专家称,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许多人担心,欧洲某些地区达到50摄氏度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