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抗原检测已发现部分阳性人员 市民自测结果可上传大数据平台

第一财经 2022-03-27 16:00:52 听新闻

作者:钱童心    责编:刘佳

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能够通过老百姓自我检测,加速新冠病例的发现。如何打通试剂检测过程中的数据流、信息流,是抗原检测试剂进一步推广面临的重要问题。

3月26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45例,新增本土新冠无症状感染者2631例,新冠感染人数连续两日突破2000例。

本周末,上海在非重点区域实施了抗原检测筛查工作,首批1400万人参与检测。抗原检测将与核酸检测一起,为新冠早筛查、早发现提供重要保障。此前第一财经曾报道,居民的抗原自测如何与防疫系统衔接,需要进一步关注。报道援引流行病学专家的话指出,“居民自购抗原产品的信息是否需要备案?备案后谁负责跟踪居民自测结果?居民自查结果阳性如何上报?上报后是否立即进行社区管控?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今日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对于已经获得的抗原检测结果,目前已经有相关的大数据平台可供上传。

试剂盒尚无法绑定个人信息

上海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3月27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上海已经有超过1400万人参与了抗原检测筛查,在抗原检测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阳性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前,都已按照防疫要求管控。

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能够通过老百姓自我检测,加速新冠病例的发现。如何打通试剂检测过程中的数据流、信息流,是抗原检测试剂进一步推广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3月26日,一个由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推出的新冠抗原试剂盒检测大数据平台“疫测达”小程序上线,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该平台支持参与抗原检测的居民将检测结果通过拍照上传,记录检测结果。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使用该小程序发现,上传信息后,除了显示检测结果阴性或者阳性的信息之外,还会记录采样时间以及试剂编码。

一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尽管抗原检测结果目前不能替代核酸检测结果,但居民上传的数据仍然能够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可以进行抗原试剂可靠性和准确率的分析,未来还有可能会推出类似于抗原阴性的二维码等。

第一财经记者还从相关抗原检测试剂厂商方面了解到,目前企业也正在探索如何将抗原检测试剂的信息、自测结果与公共服务平台联网,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现在居家版的抗原检测试剂还没有办法做到将试剂盒的结果与个人信息绑定,但未来有可能会通过扫描试剂盒上的二维码与个人信息绑定,将结果传输到个人手机上。”一家试剂厂商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补充道,目前我国已经通过《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抗原自测结果上报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没有履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检测结果仍待接入政府数据平台

目前在国内,核酸证明仍然是唯一获得认可的“通行证”,但一些专家表示,随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出台,未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将会越来越趋于“以居家自测为主的大规模抗原快速检测+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精准核酸检测”的模式。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抗原检测试剂盒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能为政府提供与防疫相关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如何正确地采集、判读、统计和分析非常关键。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单个的抗原检测应用平台的数据与政府平台相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黄爱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抗原检测结果和核酸结果最大的区别就是上报系统是否和国家数据联网。核酸检测由医疗机构进行,有统一的上报系统,可以和健康码连接,但抗原检测目前还只能通过一些检测平台的小程序上传数据,而检测平台的数据目前还没有接入各地的疫情防控系统平台,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他还称,平台收集到的抗原检测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核酸检测结果,从而了解抗原检测试剂的阳性检出率等,为我国的精准防控和动态清零提供依据。“通过抗原检测数据分析,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分析疫情的发生和发展,为抗击疫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探索疫情防控的新模式。”黄爱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院长蔡剑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在目前阶段,抗原检测还不能替代核酸检测,但如果抗原阳性,就能将其定性为疑似病例,在推广抗原检测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打通和完善抗原检测阳性后往哪里报的环节,使疑似患者能很快对接核酸检测部门进行复核。

“我认为将抗原检测纳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是我国在这次抗疫中的又一重大举措,而且是以我们中国自己的信息化创新方式,很有意义。”蔡剑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点击图片,一键领取“财经五件套”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