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当今中国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现在提“创新”如果前面不加自主二字会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自主创新已经和创新画上了等号。但在笔者看来,把自主创新概念扩大到整个科技创新领域,是自主创新概念的滥用。
自主创新概念提出的背景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形成了所谓的“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强化源头创新形成产业核心技术能力,避免被西方国家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产业竞争力形成威胁。所以,自主创新首先是一个防御性政策,不宜把这个东西搞成一个进攻性的武器。
自主创新概念适用的范围首先是政府部门,政府应该有自主创新的弦,研究、预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找出有可能造成“卡脖子”问题的领域和环节,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工具去引导创新机构强力突破;其次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领域,技术封锁是一个常态,动员方式也可以在这些领域产生效能。
在充分竞争的经济领域,不宜把自主创新概念泛化,自主创新概念的扩大化使我们在处理对外开放、与跨国公司的关系以及参与国际新的贸易协定时都面临一些逻辑自洽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从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开放式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被几百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证明,也被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所验证。珠三角科技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开放式创新是效率更高的一种创新模式,应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基调。
滥用自主创新概念正在伤害到科技创新本身。一是用自主创新概念去挤压开放创新,强调所谓100%国产替代,把自主创新理解成把创新的事情从头干到尾。二是给创新贴标签,给一些投机分子可乘之机,靠喊口号获取资源,不尊重创新自身的规律。这些倾向会影响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商环境,对国家创新生态造成伤害。物种单一的创新生态是不健康的结构,与狼共舞才能锤炼核心技术,没有强大的国际公司陪练,练不出真功夫。
对于中国而言,保证在国际供应链中的深度嵌入,在国内形成外国人、外国企业广泛参与的创新生态,应该成为中国创新优先级的战略目标。
(作者系深圳市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总裁、深圳市科协原主席)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等全球化逆风甚嚣尘上的国际环境中,跨国公司依然加码中国投资,凸显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魅力与非凡吸引力。
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珠三角区域内,肇庆、东莞、广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7市表现尤为亮眼,增速均跑赢全省及全国水平。
专家指出,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必须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奔赴。
全力支持和服务外资企业在沪深耕发展、做大做强。
分析师预计,进入下半年后,印度新股上市将重拾动力并加速,但上市企业估值预计将逐渐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