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开启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的当天,网上传出群聊记录称,16日当天首批对外营业的超市之一、位于普陀区的环球港华润万家,由于厕所上锁,在店内闭环管理的员工弄得遍地污物,并且还在卖过期存货。
17日下午,上海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官方微信发布辟谣信息称,经核查,消息不属实。环球港华润万家早在5月5日就已开门接待防范区的居民线下购物,同时超市内有员工专用卫生间。5月16日,环球港华润万家重新开放,接待长风新村街道辖区内防范区有入场券的居民在指定时间内购物。门店每日均严格完成消杀工作,给顾客安全卫生的购物环境。
当天,上海市公安局也已通报,将造谣者卢某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作为上海超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环球港,其经营方月星集团相关负责人也闭环住在商场内的办公室一个多月了。该负责人17日告诉第一财经,作为保供企业,他们从4月15日就开始推出“‘环球店小二’‘月星店小三’抗疫保供再行动”,与场内的品牌商户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市民提供商品配送服务。目前,上海环球港内已有近100家商户采取“闭门式营业“的方式陆续复工保供。
“由于前期商户复工的人员较少,我们还协调了商场里能休息的地方供大家休息,比如场内的电影院等,空间有限,但基本上都能保证员工的休息和安全。”该负责人表示,商场里平日里有近千家商户,因此也配备了足够数量的卫生间等公共设施,这些都对闭环管理的员工开放。为了能让员工洗澡,他们还把场内健身房的设施协调出来,并对一些物业用房做了临时改造。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也会按照上海市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指引,在场内做好消杀工作。
辟谣之外,随着复商复市的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员工的闭环管理与生活保障引发关注。
作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多由商务委管理,相对小型的商业项目则由所在街道管理,并审核复工复商等相关申请。而各区、街道的执行落地,与市级发布的政策,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及具体细节上的差异。
普陀区一家规模较小的商场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商场里只有沿街的一家便利店对外开放了,其他餐饮商铺的复商申请提交后还一直没有消息。所在街道对商贸企业的复工复产规定明确要求,每家商户须有独立卫生间,但多数场内的商户并没有,因此就需要占用商场的公共卫生间,而公共卫生间数量有限,就直接限制了复工商户的数量。
“这不只是独立厕所的问题,而是街道要求复工的商户之间要保持隔离状态,即单个店铺闭环管理,厕所独立只是其中之一。”该负责人17日表示,根据最新的沟通结果,街道不再强调每家复工的商户都要有独立卫生间,但商户在上报复工方案时,需要注明指定的厕所以及分时使用厕所的具体方案。
该负责人认为,指定厕所和分时如厕这类实际执行起来仍然不太可靠,根本上还是需要消杀更到位,并以商场而非单个商户为单位进行整体的闭环管理。比如他们在嘉定的商场,就给闭环管理的员工租了场内的长租公寓,主要解决洗澡问题。
公益纪实节目《我和我》通过展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真实生活,呼吁社会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医疗卫生军团的成立主要是为解决AI在医疗行业落地过程中的技术、生态对接等问题。
自2024年10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地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过5000万户,授信超过10万亿元。
节后复工偏慢的两个解释:一是地方政府下调财政收入和投资目标,资金压力制约建筑业复工。根据百年建筑的调研数据,截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23.5%,低于2024年同期的39.9%。资金到位情况不及预期是复工偏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性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部分项目缺少一定的启动资金;二是今年服务业相对弱于工业,带来的就业复工偏少。前两年春节前后,服务业强于工业;今年受到以旧换新、抢出口等影响,工业强于服务业。服务业方面,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服务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3%,而2024年增速是52.3%;工业方面,今年节后20天整车货运指数平均为66.5,而2024年仅为58.0。工业走强、服务业走弱,但工业就业人数不到服务业的三分之一,带来的就业复工没有前两年那么多,生产结构的变化对返程复工影响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