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监管提醒:“高息存款”勿轻信,以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第一财经 2022-05-20 20:26:47

作者:安卓    责编:徐燕燕

如果宣称存款利率高于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5月20日,浙江银保监局官网发布文章《“高息存款”勿轻信,谨防“馅饼”变“陷阱”》,浙江银保监局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金融消费者掉入了金融诈骗或非法集资的陷阱。比如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轻信了所谓的“高息存款”的虚假宣传,“存款”不翼而飞,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

浙江银保监局表示,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很多人往往只看高收益,却忽视了高风险。

为此,浙江银保监局提醒金融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守护资金安全。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投资观。一定要记住不可盲目跟从投资,存款是最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如果宣称存款利率高于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谨防受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必要时可与成年子女商量,对“高息存款”要冷静分析,不要轻信高收益、高回报承诺,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其次是注意识别金融机构正规存款渠道。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金融消费者切勿在非银行自营网络平台办理存款业务,不要随便从不明链接进入所谓的金融机构网络平台,防止被虚假网络平台骗取资金。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去年许昌银保监分局也曾发布过《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的消费提示》,提示称,近期,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冒充银行发送虚假短信诈骗钱财的案件多发,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伪基站、改号软件的技术将虚假短信号码伪装成金融机构的服务热线,以骗取受害者信任。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短信中一般不包含除官网入口或官方手机银行APP下载地址之外的网址链接。

再次,通过网络渠道办理异地存款更需谨慎。监管要求地方性法人银行开展的网络存款业务,应立足于服务当地有网点的区域。金融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本地有营业网点的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如需在本地无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应进一步核实异地金融机构是否为正规金融机构以及经营状况等相关信息。

另外,也不要轻易通过他人办理存款业务。不要轻易通过熟人、朋友、资金掮客代为办理存款业务,除非有特殊情况,能自己办就自己办。

最后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向陌生人透露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身份信息,不轻易出借身份证、工作证等重要证件给他人使用,保管好银行卡、网银密钥和账户信息,以防存款被盗取。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