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累涨2.02%,深成指累涨2.64%,创业板指累涨2.51%。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
中信证券:中期慢涨尚处初期,四大主线继续轮动
中信证券指出,局部疫情趋势性好转和政策合力开始显现,基本面预期好转驱动A股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当前仍处于初期阶段,行情节奏上以慢涨为特征,结构上四大主线继续轮动。趋势上,政策合力开始显现,国内经济在迈过4月低点后,预计5月开始回到逐月向好的趋势中,A股盈利增速也将在二季度筑底后回升。节奏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渐进的过程,外部扰动尚未完全消除,市场情绪虽有修复,但仍处于低位,机构仓位也依然处于低位,增量资金流入速度相对缓慢。结构上,建议全年坚定布局现代化基建和地产两条主线,季度继续聚焦复工复产主线,月度关注消费修复主线。
海通证券: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现阶段新基建更优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中美股市相关性上升,但仍是弱相关,其中A股跟跌现象明显。今年4月底以来美股急跌后A股未跟随式下跌,源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以及股市估值位置不同。A股3-4年周期的大底部已出现,积极因素在累积,现阶段新基建更优,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未来逐步重视消费。
中金:A股关注政策发力成效,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后市,我们重申市场在政策、估值和资金情绪等方面都具备偏底部的一些特征,市场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市场环境依然有一定挑战,后续更多上升空间则需要更多积极的基本面催化剂。尤其是盈利预期的环比改善可能较为重要,在国内“稳增长”加码和海外增长下行的背景下,未来重点关注国内基本面的疫后修复力度,重点包括房地产、消费需求等。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1)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如传统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
2)前期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
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转机在于“滞胀”风险、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
万联证券称,问界新M7有望于今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无图城区高阶智能驾驶,顺应了汽车智能化的产业发展趋势,有望拉动产业链增长。
近期,上海川土微电子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吉利共创捌号投资(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重庆长信智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华鑫证券指出,随着此轮以大模型为引领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纵深演进,智能算力需求或将不断增长,持续看好智能算力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政策底与经济底双重确认,推动银行估值继续上行。
光大证券表示,当前国防军工板块估值处于较低位置,其中信息化、新材料等细分行业估值水平更是来至近3年的绝对低位,存在着修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