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冀颖,平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博士,投研经验丰富。不局限行业,擅长把握产业趋势,自下而上深度挖掘个股投资机会。在市场中选择符合产业趋势、竞争力突出、管理层优秀、战略清晰、竞争格局良好、成长潜力较大的优质公司。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政策力度超预期
第一财经:国家不久前出台政策,减征部分乘用车的购置税,政策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相关的板块是否会迎来一个拐点?
薛冀颖:购置税政策的出台还是比较超预期的,这个力度相对也比较大。从历史上来看的话,购置税减半的话,对整车的销量带动还是比较明显的。
印象中的话,2016、2017年购置税政策,当时对年销量带动在200万台左右。今年的话,现在上半年快过完,下半年估计对2022年的带动有100万辆左右,这个带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样对一些相关的整车,包括一些产业链的零部件公司的话,我觉得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机会,因为需求会有一个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基建地产消费等方面扶持政策开始落地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您是怎么看过去的4月份整个经济运行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对我们接下来的投资有什么样的参考意义?
薛冀颖:4月份的话,整体经济数据相对还是比较弱的,像房地产投资、社零数据相比之前的话,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虽然说5月份逐渐在恢复,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就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来对这种情况进行一个对冲,来进行扶持。所以在基建地产消费等方面的话,都会看到陆续有政策出来进行相应的一些扶持。之前的话,政府也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表态,最近也看到一些政策已经开始落地了。因为政府之前提出了 GDP要5.5%的增长目标,如果要完成的话,接下来可能需要更大力度的相应一些政策出台。
对于投资来说的话,因为相应的一些板块的话,其实年初的跌幅也比较大,如果有相应政策出台,也会带动相应的板块和边际需求的改善,以及相应的一些投资机会。
比如发放一些消费券,对一些相应的消费,比如家电都有一定的带动。再比如说稳增长方向的话,如果基建发力的话,对于一些建筑建材相关的板块会有所带动。
再比如说稳增长的话,之前提出了对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城市的一些情况采取相应的一些地产政策。今年也可以看出,陆续有很多城市出台了一些地产边际改善政策,这个对于刚需以及对改善需求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相信对于这些消费,对于这些地产以及相应的这些板块的话,都有一定的投资的机会。
当前位置的市场资金比较稳定
第一财经: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高企,包括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之下,全球资本市场是动荡的一个状态,您如何看待当前的A股市场?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应对的策略?
薛冀颖:今年以来的话,市场跌幅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成长板块,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一直到4月份跌幅非常大的,这有多方面的一个原因,多方面的利空叠加在一起。
我认为的话,再继续下跌的概率相对比较低的。其实最恐慌的时候,很多绝对收益者不得不止损出去以后,到这个位置上已经相对比较平稳了,相对来说资金也比较稳定了。像种种的压制因素其实都有一定的边际缓解,所以说我认为,在下跌这么多,风险释放比较充分,又有这些边际缓解的话,我觉得这个位置上的话,是可以积极找一些机会,特别是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因为下跌过程中,很多方向的景气度并没有受到影响,一些优质的个股,它的业绩依然没有受到影响,成长性依然可以维持,而且估值现在更低了,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这是对市场的一个总体看法。
具体到投资策略上来说,就是说首先一个,其实过去几年的话,整体市场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过去几年的话,整体公募收益率超额收益是比较高的。其实正常来看,今年有一定的调整也是合理的,收益率不可能是一个过高的,长期拉长来看的话,比如说10% 、20%稳健的收益率,所以今年正常回调这是合理的,但是今年又叠加了一些额外的黑天鹅事件和一些利空因素,所以确实是回调幅度相对比较大。
但是总体来看就是说,因为毕竟是出现了这些利空因素,很多利空因素已经得到比较明显的缓解,但是并没有算是完全解除,很多变量我们还是要持续跟踪和观察。投资标的选择上来说的话,可能注重投资收益的确定性,比收益弹性更为重要。所以说对于行业、景气度个股的基本面了解要更加细致,研究要更加深入,寻找这样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很多优质标的估值水平回落到较低位置
第一财经:我们再来看一下市场,在牛股频出的成长及消费行业当中,估值也是出现了一个大幅的回落,您觉得当前是一个合适的出手时机吗?
薛冀颖:我觉得现在的话,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配置时点,因为毕竟已经跌幅非常大了。创业板其实到了今天的话,年初以来跌幅也有30个点,算上去年12月份就更多了。很多一些优质标的,其实估值回落到一个,从历史上来看的话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但是本身行业景气度和个股质地,看长期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觉得就是可以逐渐布局这样一个好的机会。
具体来看的话,刚才说的消费和成长,我认为的话,成长的机会相对比消费可能稍微还大一些。一个是它跌的多,更重要的就是说,消费毕竟跟居民购买力及宏观经济还是比较相关的。受疫情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多少受到一些影响,而一些消费股往后看的话,它的业绩可能有不达预期的风险。我觉得就是说,消费的压制因素稍微多一些,但成长方向,可以找到一些跟宏观经济关联度不那么大,有自身的产业趋势,从成长逻辑的一些方向,收益可能更为明显一些。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比如说像新能源车本身来说,就是去年一个产业趋势。前几年的话,有些车价格比较贵,需要补贴,没有好的车型。但是从2020年开始,随着陆续有吸引力的车型推出,成本下降到一定的区间之后,确实激发了居民的购买力。
所以说从2020年开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快速提升。到目前来看,大概就在国内的话,新能源车渗透率在百分之二十的水平,往后的话肯定渗透率还是有继续大幅提升的空间。
但是有两个风险点要持续关注,一个是锂矿的价格相对比较高,现在往终端传导的压力,需要终端的接受程度,往后需要再观察一下,包括锂矿的价格是否能够回落。
第二个就是如果说整体居民购买力有一定明显下滑,对需求还是有一定抑制,这两个变量需要关注一下。但这是短期影响,就是新能源本身的话,它往上的渗透率提到一个比如说百分之六七十、七八十的话,这个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这个阶段的话,这个方向肯定还是比较有机会的。
光伏制造市场的确定性比较高
第一财经:您刚刚重点提了新能源车,在新能源的板块当中,您觉得除了新能源车还有哪些领域是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的?
薛冀颖:再比如说新能源方向里面的光伏,这个方向可能比新能源车在今年这个阶段还更为确定一些。因为新能源车的话,它是面向一些终端消费者的,它有消费能力影响。但是光伏的话,目前整个到了这个阶段的话,它自发到了一个爆发的阶段。特别是今年,传统能源价格是大幅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些欧洲国家,感受到一定能源危机,所以他们不得不加大光伏这方面的发展。
而且全球光伏制造,百分之八九十是在中国,他们面向全球这样一个市场,跟国内宏观经济方面关联度也比较小,我认为确定性比较高,而且光伏企业目前的估值水平也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其实另外还有一个风电,风电这个方向其实长期来看可能不如光伏。因为光伏的话,它成本是可以不断下降、持续下降,优势越来越明显。而风电的话,它的成本主要是一些大宗商品,成本相对比较刚性,长期来看可能不如光伏。但是因为今年的情况下,光伏的硅料价格居高不下,在组件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风电相对光伏来说,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半导体占终端产品的价值量逐步提升
第一财经:半导体在去年整个行情是非常火热的,您怎么看半导体当下的一个市场走势,它接下来会有哪些潜在的一些投资机会?
薛冀颖:半导体的话,我认为可能还更为确定一些。因为半导体的话,首先它本身行业就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行业,它的需求相对比较确定。这个需求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的话半导体它本身,半导体的终端需求是在增长的。比如说新能源车半导体的需求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至少增长70%以上,而且陆续有很多智能家电的一些产品,比如过去没有扫地机器人,现在大家陆续普及扫地机器人,它对芯片需求在增加,这是一个终端的需求在增加。
另外终端产品的话,半导体的含量是在增加的。过去的半导体占终端产品的价值量也就个位数,现在已经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几,未来可能还会提升,所以半导体整个行业需求是确定增长的。
从2019年开始,国内的这些半导体产业,各个环节从量变到质变,迎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很多环节在之前的话,可能跟国外差距比较大,之前是封装还可以,但别的环节都比较差。但2019年之后,像设计、设备材料各方面追赶速度在加快,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
到目前为止的话,在很多领域,不光是设计还是设备制造,其实国内企业在国内的市占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未来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
成长股有望取得相对大一些的超额收益
第一财经:最后一个问题,谈一谈您接下来布局的一个主要方向,哪些领域将会是您的一个投资主线?
薛冀颖:其实我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一直以来的话,比如在新能源、科技、消费、周期品都有所布局。我一般的话,投资不会在一个方向上过于重配,希望通过不同行业,个股阿尔法做持续的一个超额收益,不愿意在一个方向上暴露风险太大。
其实在这个位置上,因为各个板块都有一个明显的回落,所以我觉得各个板块都有一定的机会。比如说像资源周期这一块的话,因为经历了这次俄乌冲突之后,让全球各国对资源重视程度在提升,无论对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都加大投资力度。
所以说你看今年以来的话,煤炭板块其实是涨幅最好的板块。像这种偏资源类的品类,其实我觉得都有价值重构的机会。包括像消费,刚讲虽然说消费受到整个居民购买力的影响,但是有些消费股的话,它的长期成长性是比较确定的,它商业模式是比较好的,而且它跟经济相关性可能也没有那么高,它本身有自身的一个子行业个股的成长逻辑,我觉得这些公司在下跌之后有一个比较好的配置机会。
但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觉得可能更多的一些成长股,可能再往后,经历了大幅调整之后,超额收益也许会更明显一些,我愿意在新能源车、光伏、风电、汽车电子这些,包括半导体方向上,多找一些个股的机会,来取得相对来说大一些的超额收益。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政府加大举债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使得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稳投资稳经济。
“基建一哥”中国建筑公布了2024年业绩单。
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加快回暖,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
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经济修复的抓手,更是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