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通过组织召开专家视频座谈会等方式,邀请来自市场一线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收入和消费形势,研究提出稳定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建议。
专家一致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积累了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复杂局面,有效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形势,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尤为紧迫。一方面,有效稳定消费需求是保证产业链稳定、稳就业增收入的客观要求。产业链供应链中下游需求变动会更大幅度传导至上游,稳定消费需求就是稳定生产经营前景,是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增收入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稳定消费是我国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有效支撑。近期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各国通胀压力显著上升,我国需有效打通收入向消费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提振和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确保消费继续成为稳经济、抗风险的坚实支撑。
专家们提出,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我国内需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仍需调整优化。目前,我国国内消费占最终需求比重、居民消费占国内消费比重均明显偏低,居民、企业、政府间收入分配格局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二是疫情以来居民消费倾向仍然偏低。受不确定性增加、收入增长预期走弱、消费场景减少、工作—生活半径缩小等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倾向回升速度偏慢,制约消费增长。三是就业形势面临压力。受疫情冲击影响,部分线下消费业态经营压力较大,城镇调查失业率短暂升高,青年人、新市民求职就业受到一定影响,保就业保民生压力显现。
专家们建议,要加强政策研判,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促进消费市场平稳发展。一是坚持长期改革和短期政策相结合。加强收入分配格局和内需结构调整,抓好“牛鼻子”,盯紧“慢变量”,锚定目标不松劲,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扩大居民消费。二是更大力度稳定就业市场。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采取财政、金融以及一些产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财务负担,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通过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持续做好就业服务。三是更好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在保市场主体的基础上,更大力度保障重点封控地区居民和弱势群体日常生活。扎实保障民生,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着力稳住各类兜底保障。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前后的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政策措施,并反复强调督促落实。国家频频出手稳住经济大盘,正说明经济大盘不稳。疫情以及防疫管控措施,严重阻碍物流人流,[4]切断了交易往来中孕育出的经济活力;这严重打击了以服务业为突出代表的广大中小企业,进而导致居民收入下降、消费疲软、就业低迷。同时,疫情之下地方政府收入下降,防疫和保民生开支上涨,财力困难限制其稳住经济大盘的能力。第二是2021年以来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导致的经济深度调整超预期。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5月份环比增长0.72%。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