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抓住时间窗口,注重区间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又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物价,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会议指出,扩大有效投资,要注重启动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项目,调动各方积极性。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
一要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选择一批示范项目吸引民间投资。
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民间投资大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并加强要素保障。各地要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政策承诺。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
三要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续贷等支持民间投资,对符合条件项目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会议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要结合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建设。科学规划,健全收费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金融机构发放长期贷款。
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会议决定,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政策实施要直达市场主体、免申即享,不影响医保待遇,保持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
会议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为重点。各地各部门要抓紧自查自纠,相关部门要开展联合检查,用改革办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各部门要有全局意识、同舟共济观念,系统梳理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原则上缓缴一个季度。制定和公布缓缴清单,适时督查落实。
重大项目对于投资平稳增长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伴随项目建设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以及项目落地速度加快,后期基建投资有望提速。第一财经整理发现,大部分机构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扩大至6%,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一网通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体验。
三个金融发力的重要方向:支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支持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加强基础金融服务。
多家机构认为,更多楼市增量政策有望到来。
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