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券商就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A股市场表现给出预判。中金公司认为,疫情缓解,叠加政策发力,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至5.5%左右。
“目前,国内经济正在经历2020年顺利破局之后的第二次‘闯关’,与2020年下半年实体与金融复苏显著分化的态势不同,今年下半年虚实复苏可能相对比较均衡。”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在16日的媒体会上表示。
中金预测,今年二至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值可能分别为1.2%、5.4%、5.5%。若疫情明显缓解,下半年增速有望高于此预测。
疫情影响方面,张文朗提到,实体经济方面,疫情不确定性上升,将放大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冲击,不过一旦不确定性下降,经济反弹动力也比较强;楼市走势上,房地产或将企稳,复苏可能呈现“量稳价升”的态势。
值得关注的还有,由于疫情不确定导致存在调整成本,企业倾向于观望,短期内投资下行压力增大。家庭的观望情绪也比较浓,储蓄率走高。“不要低估复苏斜率。”张文朗也提示称。
宏观政策方面,他认为,目前的政策力度已经比较大,总体与2020年同期相当,但财政扩张对货币增速的贡献有望继续上升。
“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降低与疫情有关的不确定性,而宏观政策将继续加强保主体的力度,下半年财政扩张对货币增速的贡献将上升。”他说。
对于A股下半年表现,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海外市场的动荡并不是A股行情的主导力量,A股或走出“稳而后进”的特征。
从估值角度,刘刚提到,目前A股整体市场已经处于历史区间低位,有条件先做估值和情绪的修复,预计这种情形将持续一段时间。基于上述情况,他预判,A股或走出“稳”而后“进”的基调,短期内稳增长板块仍有配置价值,中期则偏向成长。
中金公司日前发表研报称,下半年A股行业配置策略考虑“以稳为主,先守后攻”,但“守”与“攻”的切换具体时间点可能也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金建议,当前继续以“稳增长”为主线,关注三个方向:一是“稳增长”相关或有政策支持的部分领域:基建(传统基础设施及部分新基建)、建材、汽车及住房相关等有政策预期或实际政策支持的产业;二是估值不高且与宏观波动关联度相对不高的领域,特别是部分高股息领域:如基础设施、电力及公用事业、水电等;三是基本面可能见底、或供应受限,或景气程度在继续改善的部分领域:农业、部分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业、煤炭、光伏与军工等。
A股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走势?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在哪?
结论 美国6月通胀突破9%,和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预计7月将回落至8.5%左右。6月通胀结构与5月基本一致,房租稳定推动CPI增长,能源依旧是物价的第一推力。国际油价和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美国7月短期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长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除非美联储持续紧缩货币,使得美国消费需求自然回落,工资增速有所下降,房价拐头向下,美国通胀才有可能回到温和区间。 数据 美国6月CPI同比9.1%、环比1.4%均创40年新高。美国6月CPI同比9.1%,较5月8.6%再次向上突破,创造自1981年11月以来历史新高,且高于市场预期的8.8%,环比增速1.4%是1980年3月以来新高。 CPI房租同比5.6%,贡献1.83个百分点;CPI服务(不含能源、房租)同比3.1%,贡献1.37个百分点;CPI商品(不含食物、能源)同比7.2%,贡献1.48个百分点;CPI食物同比10.4%,贡献1.45个百分点;CPI能源同比41.6%,贡献2.98个百分点。 要点 美国6月CPI同比9.1%、环比1.4%均创40年新高。美国6月通胀结构与5月基本一致,房租稳定推动CPI增长,能源依旧是物价的第一推力。我们认为,美国短期通胀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但长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控通胀仍为美联储第一要务。 美国短期通胀压力或将有所缓解。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国际能源价格回落会推动美国汽油零售价下调。农产品价格如同我们预期的回落,7月均价甚至已经低于1月均价。其次,物价反噬需求的迹象是耐用品消费支出增速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增速分化。CPI商品(不含能源、食品)的同比增速或将进一步降低。 但长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高通胀可能促使美联储大幅加息。美国商品消费增速明显下滑,但服务消费增速仍在高位。失业率低,职位空缺率高,叠加高通胀预期,工资增速未见拐点。房价还将继续推动CPI房租增长,垫定通胀高企的基础。除非需求自然回落,工资增速降低,房价拐头下行,否则美联储仍将维持较强的加息力度来对抗顽固的通胀。
6 月份 M1 同比为 5.8%,前值为 4.6%,大幅回升了 1.2 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4%,前值为11.1%,增加了0.3个百分点。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8100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21200亿元和上月的18900亿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4000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值为10.5%,呈继续上升趋势。2022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了4.4个百分点,从2021年末的263.8%上升至268.2%,二季度以来M2环比增速继续回升,预示着宏观杠杆率进一步抬升。
虽然下半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明显,但与2020年相比,我国当前面临的微观基础、市场预期、运行模式、外部环境、政策空间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