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场景正在从小额支付逐步走向大额支付。
6月24日,在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吉利汽车面向公众发放超200张“中国星数字人民币消费券”,这也是首家用数字人民币实现大宗商品交易的汽车品牌。
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是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核心关键,数字人民币自4月初在广州试点,如今各项应用已逐渐融入到广州市民食、住、行、游、购、娱、医等方面,基本覆盖常规民生场景,特色场景也在不断创新拓展。
为此,广州市从各区遴选出11个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场景,成为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标杆”。
据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邱亿通介绍,首批11个获得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的场景涵盖了商圈消费、岭南餐饮、酒店住宿、看病就医、文化旅游、综合园区、补贴发放、硬钱包应用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涉及“线上+线下”多个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领域。
目前,广州市正在分3个阶段加紧推动26类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落地,力争建立线上、线下全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广州地区7家参与试点金融机构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02.5万个,对公钱包19.5万个,流通(转账、交易)业务336.3万笔,金额4.9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8.5万个。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企业和商家对数字人民币的热情度很高,“因为不再需要给银行支付收单手续费。”他说,“这笔费用线下大约4‰左右,线上6‰左右,如果使用数字人民币,这个成本就是零”。
该银行人士表示,虽然,目前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大额消费场景比较少,但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后但凡现金能做的事,数字人民币都可以做到。”他说。
据了解,广州也在以数字人民币试点为契机,积极谋划数字人民币与广州数字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运用,适时研究出台数字人民币等金融创新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领域相关课题研究,按照政府引导、银行主推、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思路,打造数字人民币试点“广州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有效促进普惠民生和带动消费,全面提升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能级。
境外来华人士在应用市场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就可以便捷地使用数字人民币买买买了。
10个钱包怎么用?
“超级SIM卡,是金融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结合,就像一个大别墅,有的房间放通信业务,有的房间放数字人民币业务。”
北京市将全面服务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更多场景试点应用,持续推动移动支付产品协同发展,探索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更多应用。
采用数字人民币,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技术的可编程特性,实现财政直达,也可实现靶向精准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