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通货膨胀不断攀升,创出数十年来新高,为抑制通货膨胀,这些地区和国家收紧货币政策,从而大幅加息。然而,在这过程中,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经济出现放缓,市场普遍预期这些地区和国家经济将出现滞胀,甚至衰退。大宗商品则率先对经济衰退风险做出反应,近一个月以来,从能源到基本金属,再到农产品,价格纷纷出现回落,随着“衰退交易”升温,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落,从能源、金属到农产品几乎无一幸免。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五位嘉宾将围绕“中国如何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强调,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已超50%,月涨幅大幅领跑焦煤、玻璃、焦炭等其他大宗商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