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获悉,7月9日,国内首座地下商业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安全运行7912天,累计注气量正式突破1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第一个单库注气量突破百亿大关的储气库。该储气库历经22个周期注采任务,高效完成了天然气冬季调峰保供、应急供气的任务,为北京及周边区域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行业迅速发展,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储气库作为保障天然气能源市场安全、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在天然气全产业链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大港油田已建成大张坨、板876、板南等10座地下储气库,其中大张坨储气库是国内首座大型商业地下储气库,注气系统于2000年一次成功投产,该库日注气量最高可达395万立方米,日采气量998万立方米,累计注气100亿立方米即相当于国内近5000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气量。
大港储气库群是京津冀地区能源储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家能源产业布局的重点基础设施之一,该库群设计总库容76.82亿立方米,设计工作气量34.57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大港油田本轮注气量已突破16.06亿立方米,完成总体注气计划的77.39%,占当前国内储气库注气总量的近1/5。已进入第22个注采周期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储气库群,2022年冬季采气期采气量将有望突破23亿立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法案或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成本,天然气发电的竞争优势将增强,从而带动美国天然气产能增长,加剧与俄罗斯、卡塔尔等主要出口国的竞争。
西气东输四线气源主要来自中亚和塔里木气田。与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升至千亿方,可满足国内去年1/4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这些货船直到临近装船的时间才会进入海峡。
海上勘探开发技术难度远超陆上作业。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实现今年上产4000万吨目标并保障桶油成本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又该如何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为保障“煤改气”项目的可持续性,中国燃气首创“保供协议”模式,推动政企责任共担,解决管制气资源协调、气价倒挂补贴、居民用气稳定供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