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等工作部署,海关总署专门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和进一步助企纾困降成本若干措施,各地海关也结合关区实际和企业诉求,提出了854条的细化支持举措,全力支持外贸稳增长。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保障物流畅通。在全国范围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在上海、重庆海关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在南京、杭州、宁波等海关推广“离港确认”模式。开展疫苗通关全流程监控,提前验核企业申报资料,实现新冠疫苗“零开拆”“零等待”。在全国海关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
二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工作。推进粮食进口便利化和来源多元化,完成缅甸玉米、马拉维大豆、巴西玉米和花生等输华检疫要求议定书签署。推进RCEP成员国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助力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商品进口,保障国内供给。
三是多措并举稳市场主体。上半年,完成7.37万家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工作;压缩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办理时限,备案企业2.35万家;加快审核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新增备案1.07万件,同比增加58%;对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惠及企业1.46万家。
四是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在全国8个省市10个城市,开展为期5个月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联合国家相关部门推出10条便利化举措。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落实“放管服”改革,指导9万余家企业以“多证合一”方式办理报关单位备案。推进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李魁文表示,下一步,海关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狠抓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着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五位嘉宾将围绕“中国如何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强调,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已超50%,月涨幅大幅领跑焦煤、玻璃、焦炭等其他大宗商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