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情况如何?首份年度清结算成绩单来了

第一财经 2022-07-15 12:19:27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计亚

全国碳市场刚起步,在制度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7月15日上午,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总结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首份年度成绩单同期出炉。

据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志祥介绍,截至2022年7月8日,中碳登累计完成237个交易日的清结算工作,全国碳市场清算总额为169.81亿元;在首个履约周期内,中碳登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放碳排放配额逾90亿吨,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开户。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在建设、运行和监管的多个环节,还存在机制和体制上的短板,需从机制体制完善上下功夫,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真正筑牢全国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

清算总额近170亿元

自2021年7月16日开启线上交易以来,中碳登一直以高标准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

在注册登记方面,共完成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的账户开立,开户率达100%;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放碳排放配额逾90亿吨,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千亿元。

在交易结算方面,创新引入多银行结算渠道,建立多方对账机制,确保交易结算安全高效,自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以来无一日发生交易清结算异常情况,截至2022年7月8日,累计完成237个交易日清结算,清算总额达169.81亿元。

在履约清缴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履约截止日,中碳登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重点排放单位完成配额清缴工作,履约率高达99.5%。

作为全国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平台,中碳登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是全国“碳资产大脑”与“碳交易枢纽”,更是碳排放权交易和金融属性的叠加点。

陈志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交易层面,碳市场采取“总量控制与交易”的设计思路,政府部门对一定区域或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行限制,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主动减排。在此过程中,中碳登负责履行碳资产的登记确权职能,是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切入点以及履约减排的最直观体现。

在碳金融引导资源配置层面,市场通过交易行为释放碳价信号,碳价信号再通过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环境权益的经济价值和低碳发展能力的未来经济价值进而得到彰显。中碳登在碳资产的产生、流动、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中,以注册、登记、清算、结算等为主要功能,促进碳资产自由流动,并撬动更多资金流入高碳转型和低碳发展领域,实现生态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大市场机制下有序流通。

陈志祥说,下一步,中碳登将参考国际成熟碳市场体系,做大做强全国碳市场登记平台,推动碳减排、碳汇登记、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统一核算和登记,逐步建立企业级、地区级碳账户,针对各类碳减排行为形成统一登记制度,推动碳交易市场、绿色电力市场、用能权市场、排污权市场等环境要素市场有序衔接,形成“多个交易机构,一个登记机构”的格局,更好服务于各个省份、各个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助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双碳发展新格局。

亟需补齐制度短板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致辞中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一年来,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在推动企业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效发挥了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作用。

但同时,全国碳市场刚刚起步,在制度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从2021年下半年迄今,各地和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都陆续曝光了多起碳排放数据造假的案例,并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表示对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零容忍”。

一位不愿具名的碳市场研究机构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在启动当年就暴露出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全国碳市场在建设、运行和监管的多个环节,存在机制和体制上的漏洞。

6月8日,全国碳市场元素碳含量“高限值”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和修正。“燃煤元素碳缺省值的下调,从制度上减弱了企业造假的诱因,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减碳指引。”专家认为,新规虽然减弱了企业造假的诱因,却不能掩盖当前元素碳实测缺乏有效监管措施与核查手段的现实问题。

上述专家建议,要针对这些漏洞进行认真推演和复盘反思,研究这些漏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机制体制完善上多下“真”功夫,找到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关键环节与本质原因及时整改补救,从机制上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真正筑牢全国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

而数据造假也引发了蝴蝶效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推迟了2022年有望扩容纳入的部分行业的纳入时间。

专家建议,在抓好发电行业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的负面影响,同步开展其他行业的数据质量监督工作,争取在2023年推动纳入建材和有色行业,“十四五”期间逐步完成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交易活跃度一直不高,换手率在2%左右徘徊,不及此前8个试点城市的一半水平,与欧盟地区80%的换手率相比更是天壤之别,与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的地位极不匹配。

专家建议,应抓紧研究和适时推出更加市场化与金融化的配额衍生产品(碳期货、碳期权等),适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满足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等市场基本功能。通过监管透明化,提升市场化定价的水平,提升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没有一个市场是可以封闭运行的,全国统一碳市场也需要考虑和兼顾与其他政策机制的协同。”专家表示,比如自愿碳减排项目(CCER)作为碳市场灵活抵消机制重启后,需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绿色电力证书以及绿色电力交易等相关政策做好衔接。此外,全国碳市场还需要与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做好差异化顶层设计,两种机制相互多补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