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爱士惟:“老马”奔袭这三年

第一财经 2022-07-22 13:53:01

作者:彭海斌    责编:胡军华

在中国市场,跨国逆变器企业已经难以对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国的华为、阳光电源以及锦浪、爱士惟等总体上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比起“黑马”的称呼,张勇更愿意将爱士惟称为一匹行业的“老马”。

三年前,张勇博士实现了对德国SMA集团中国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成立了主营逆变器业务的爱士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张勇任董事长兼CEO。在这之前,SMA中国公司已经运营了十年时间。

爱士惟的发展,是管理层勇气和时代红利的结果。双碳的大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划下节能减排目标,对于光伏等清洁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即便疫情也没能影响逆变器企业业绩的大幅飙升。爱士惟的独立,如老马奔袭而去,面前是双碳政策沃土培育起来的草原。

走出疫情影响

3月中旬,爱士惟位于江苏扬中的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奠基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态势便更加严峻起来。

不可避免地,爱士惟生产基地的正常运营及扩建计划受到疫情和管控措施的影响。“供应链和生产环节的确受到了阶段性的波及,之前在4、5月份被积压的部分未交付订单必须抓紧补充交付。”张勇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说,部分物料因为物流的逐步放开需要时间送达,供应受限也持续到了5月。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它是一个高科技电力电子产品,内部主要部件包括功率开关管、控制芯片、通信芯片、磁性器件、电流传感器、结构件等。而爱士惟的部分核心原材料供应商集中于长三角区域,此外在华南、西南也有分布。疫情期间,爱士惟各地的供应商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停工、停产的影响。

尽管如此,今年仍是逆变器企业的“大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逐步恢复,爱士惟等光伏逆变器企业的产能在六月份快速反弹。

“我们6月的单月出货量超过了8万台,后续月份发货将持续在满产能支持下高位运营。如果没有新的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话,我们甚至仍可能超额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张勇说。“可以肯定地说,今年一定会实现大幅度增长。”

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条需求旺盛,细分的逆变器领域同样不例外。

“双碳凝聚了全球绿色健康的共识和追求,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战略性的需求。”张勇表示:“很多国家对过度倚赖传统化石能源的现象感到担忧,所以在大力推动新能源、尤其是光伏产业的发展,不少国家直接把光伏的装机目标提前或者扩大。”

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在为逆变器企业提供充沛的订单,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均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以锦浪科技为例,它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收入大幅增长,去年的同比增幅超过50%;阳光电源则已经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去年同比增长25%,2020年则接近50%;另一家头部企业固德威去年和前年的增速均为68%。

“我们从业务层面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国内和海外的订单都在激增,总体供不应求。以欧洲为例,我们现在加大了欧洲的产品供应和仓库备货,但补进的产品很快就清掉了。”

独立已三年

爱士惟起始于德国企业SMA集团的中国公司。2019年,SMA集团的中国公司管理层完成了对中国业务的管理层收购,并更名为爱士惟独立运作。

SMA集团是光伏逆变器行业最早的公司之一,但面对中国崛起的竞争对手们,它没能在中国市场继续占据优势地位。爱士惟独立之后,融合了德系的技术、管理基因与中国的效率与创新。

以供应链管理为例。光伏逆变器所需要的IGBT芯片,2021年受全球风险事件的影响,逆变器行业同样面临缺芯的挑战,部分企业的产能受到影响,也有企业因为芯片问题上调了逆变器价格。“历史上,我们跟全球主导企业有非常深度和广泛的联系,另外,爱士惟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验证、测试国内的半导体芯片企业产品并陆续加以应用。”张勇介绍。

张勇带领的管理团队也对独立后的公司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其中包括将公司总部落地至上海黄浦区、对扬中生产基地进行扩产等。目前,爱士惟形成了以苏州为主,上海、西安为辅的研发中心布局。张勇预计今年年底研发人员的规模“会是去年的产品技术人员两倍以上,基本上满足企业的业绩成长需求”。

在中国市场,跨国逆变器企业已经难以对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国的华为、阳光电源以及锦浪、爱士惟等总体上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快速拓展全球市场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看到,海外品牌在技术和质量等方面依然保有优势。”张勇评价说:“如果这些跨国企业能继续扬长避短,未来依然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过剩风险不足虑?

经过这些年的市场发展,逆变器企业已经慢慢脱离价格战的竞争生态。张勇观察到,近两年来这一迹象尤其明显,部分原因是产业链下游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分布式光伏装机达到29.28GW,占全部新增光伏装机55%,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电站。

入局者,既有国电投等“五大四小”的电力企业,也有正泰、天合、中来股份等光伏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以及创维、TCL等家电巨头。“行业发展日趋成熟,专业度不断提升,我们的客户也越发重视如何更好地保障、提高发电收益。”张勇表示:“所以近两年对光伏电站的品质、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度,高到了过去二十年完全想像不到的程度。”

爱士惟的自有品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军中国市场,并切下了一大块市场蛋糕。“有些人称爱士惟是分布式光伏逆变器行业的‘黑马’。但是,行业里同仁知道我们这匹‘黑马’不是新马,而是一匹 厚积薄发的‘老马’”。

当下的爱士惟正在扩充它的产能。

今年3月爱士惟的扬中新一代新能源智慧基地奠基,今年年底该基地部分产能会得到释放。爱士惟现有产能是10GW,基本能够满足今年需求,伴随着新工厂的建设、到明年年底其产能将达到25GW。

爱士惟去年在八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并由此辐射到周边更多国家和地区,而今年的扩张速度更快,当前已经累计有十七个海外子公司或办事处。“当前,在全球‘双碳’背景的驱动下,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GW级市场,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快速广泛布局。”

对于逆变器企业来说,进军海外市场无疑具有产品价格、利润率上的优势。但张勇同时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定要深耕。如果我们能在中国市场竞争成功、赢得地位,我们在海外的良好发展就更加有基础而稳健。”

中国的光伏上下游企业加班加点的扩充产能,这不能不引起担忧:光伏企业会重蹈历史上已经发生若干次的过剩陷阱吗?

对这个问题,张勇异常乐观。

“我认为以前会有,现在时代不同了。”张勇表示:“例如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是2060、印度是2070年。世界各国都有强劲的中长期目标,而且完成目标的时间和供应压力都很大。”如果光伏发电只是一个业态,则还可能发生过剩。但现在各个主要经济体都面临实现双碳的切实压力,光伏产业已经是许多国家的一个必选项,产能扩张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了。

“头部已经聚集了,新进企业又没法跟头部企业在技术和质量上竞争。那么,你说是不是每个头部企业都应该大量的扩产?”

(《同心・方成》专题由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冠名发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