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双碳”背景下,循环经济如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第一财经 2022-07-28 16:51:00 听新闻

作者:童言    责编:胥会云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8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上海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贯穿源头减量、 精细分类、高效利用、循环再生等全过程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高效率的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对实现“碳中和”意义有多大?

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测算,循环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超过 25%。此前,《“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所所长杜欢政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还是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这也是“双碳”的重要方面。目前,循环经济市场已初具规模。以闲置二手交易为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闲置物品的交易规模已从2015年的约3000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破万亿元;闲置物品交易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品类,预计2025年将达到接近3万亿元。

在第四届进博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达能展台的“智能塑料瓶回收机”通过收集观众的塑料饮料空瓶并回收利用,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进博”。新华社图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在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带动和创造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例如,在解决污泥问题上,我们把污泥和其他一些有热值的物质进行混合,将脱水后的污泥做成低热值的燃料,其发热量在1500到2000大卡左右,已经达到了进入电厂的标准。如此一来,污泥的循环利用问题解决了,又有望代替煤炭,最终有效降低发电环节的碳排放。”杜欢政说。

同样的例子还有二手服装,杜欢政说,“全世界有40亿人穿二手服装,上海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也达到数十万吨,如何循环利用这些废旧纺织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新技术和新项目。如果我们抓住这个际遇,既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又能契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

在杜欢政看来,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也大有可为。他说:“如果能够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教育和主题乐园等产业结合起来,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可以全面深化低碳宣传教育,类似这样的产业发展起来,对推动全社会共同践行‘双碳’意义重大。”

不过,我国在循环经济发展上还面临诸多挑战。

上海在《实施意见》中提出,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推动设施共建共享、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推动产业园区完善固废中转、储运体系,布局利用处置设施’提高区域内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到2025年重点园区率先实现固废不出园。

在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看来,石化企业要实现工业固废不出园,就意味着园区里一定要有废弃物再利用的产业链,这对园区循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还存在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废弃物产生量等仍持续增长;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潜力有限;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稳定生产和发展压力大等问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缺口可能进一步加大。

杜欢政说:“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每天产生将近3万吨垃圾,低附加值的废塑料等占比达20%,每天也有6000吨,如果大力推动相关资源循环利用,塑料生产等过程的碳排放量有望显著降低。”杜欢政认为,“上海这样的消费型城市,更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索绿色循环的消费模式,通过终端倒逼生产制造环节转型,推动生产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建立起精细分类、覆盖广泛的回收体系,那么既有望实现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又能支持双碳目标。”

结合双碳目标,上海在循环经济领域做了具体行动部署。

根据《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将达到92%左右,努力实现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推进拆房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810万吨/年;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发展再制造产业,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进一步提升再制造产业能级。

近期发布的《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出,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推广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工艺技术,加大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力度。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