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微型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可能性,也就是利用人体微生物进行自发电的储能技术。
一直以来,限制着人体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电池技术,尤其是对于一些植入式的可穿戴设备而言,如果要做成微型化,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储能,也就是供电系统的微型化。
而来自阿默斯特大学的新研究展示了一种生物膜,它利用死亡细菌的尸体从汗液中发电,而且它所获得的电能和电池一样有效。目前这项技术是建立在先前对一种被称为Geobacter sulfurreducens的特殊菌株的研究之上。
这种微生物也被称为electricigens,是已经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包括在人体汗液的蒸发过程中,有能力产生电力的几种微生物之一。这使得它成为用于生物膜的理想候选者,而生物膜则可以粘在皮肤上,从而通过汗液的蒸发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收集可用的电力。
而目前这项技术所遇到的难点在于,要保持持续的电能转换,就需要人体能够持续性的排出一些汗液。而我们人体并不是能够常常排出足够的汗液,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尽管阿默斯特团队发现,G. sulfurreducens不需要活着就能发电,但是要在人体上经常性的获得汗液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当然,也可以借助于这项技术来提醒我们在特定的时间需要进行运动,借助于运动来获得汗液,以维持充电。
而这项最新的研究,最新的实验表明,生物膜皮肤贴片至少可以保持18个小时的性能并能为测量脉搏、呼吸和其他身体信号的应变传感器供电。在实验室测试中,这些生物膜在测试的第35天显示出与第一天相似的性能。
可以说,这项技术的发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将会对植入式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带来巨大的革命,会促使植入式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产业发展。
(作者为知名科技作家陈根)
围绕服务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加强辅导培育,对接资本市场。围绕服务成熟期科技型企业,运用资本工具,提升发展质量。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
科技七巨头集体下挫,特斯拉跌超2.5%,4月在欧洲销量骤降。谷歌跌近1.5%,美国司法部强制谷歌出售两项业务。
中信证券:5月A股将继续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中信建投:操作上以震荡区间低买高卖波段策略为主;申万宏源:消费和科技都是景气方向。
在各家券商的“金股”名单中,获机构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海大集团、东鹏饮料,均获得4家券商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