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10时,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关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龚正说,下一步,上海要更加高效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上,该管的坚决管住,该保的坚决保住,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关键是持续优化“五项机制”:
一是完善以核酸筛查、“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为主的便捷灵敏早发现机制,进一步强化检测哨、监测哨等“多哨联动”,切实提高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二是完善以“2+4+24”机制为主的快速高效应急处突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属地负责制”和“首接负责制”,强化“三公一大”协同,争分夺秒做好管控、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工作。
三是完善以风险区域防控为主的动态调整管控机制,严格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既不盲目扩大,也不随意缩小,压实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四是完善以坚持“新三件”“老三件”为主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新三件”,即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老三件”,即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进一步筑牢个人防护、疫苗接种“两个屏障”。
五是完善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用房、核酸检测点等四个资源为主的资源储备机制,坚持平战结合、梯次启用,全力提升资源储备能力和水平。
龚正说,通过这五大机制,可以努力实现早发现、快处置,实现“四早五最”,在最低层级、最小范围、用最短时间、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
十分可喜的是,7月31日至今,我们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管控人员也有7天实现清零。昨天,高、中、低风险区域实现清零,上海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当然,我们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航线由空客A350—9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4班。
扎实稳妥抓好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建强护理队伍、完善照护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彰显人民城市品质和温度。
要旗帜鲜明、警钟长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
要加大同查同治力度,动真碰硬执纪,深化风腐同查,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展会期间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等议题举办3场主题日活动和近60场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