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碳中和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大地: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是“先立后破”的关键

2022-08-19 21:03:04

作者:童言    责编:计亚

在以新能源一次电力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发电方的特性完全改变,今后,储能系统将成为电力系统的重大组成部分。

19日,在第一财经举办的2022零碳峰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以“明确新型能源安全观,加快我国能源低碳转型”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他表示,能源安全要重视资源保障,低碳转型是能源本质安全的根本方向。能源革命是新的能源安全战略,保持能源低碳化定力,保供也要加快低碳转型,坚持节约优先,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则是先立后破的关键,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一次电力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仍待提速

“新能源发展速度能否明显加快,是能源供应能否实现低碳转型‘立’的关键。”周大地表示,目前,虽然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已经在加快,但依然没有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需求,包括电力需求。如果要真正实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多种达到碳中和的情景预测,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40亿~50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要在30亿千瓦以上,包括水电、核电也要大力发展。

国家能源局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1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

就现状而言,我国的风电装机、光伏发电装机约在3.3亿~3.5亿千瓦,和上述碳中和情境下的预测目标比较,仅为其中的十分之一左右,有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如果要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实现能源的资源替代,真正达到绿色化、低碳化,现在每年新增的风光发电装机,分别都要超过1亿千瓦。

周大地认为,随着装机总量不断增加,比如说到了10亿千瓦的时候,每年更新的装机就要达到5000万千瓦,如果达到20亿千瓦的时候,每年更新的装机要达到1亿千瓦以上,“实际上,风电装机、光伏装机,一个合适的发展就是每年要达到1.5亿甚至到2亿千瓦左右。从目前一年只有几千万千瓦相比来讲,现在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他表示,包括水利资源、核电,也都要想办法能够尽早尽快地开发出来。如果这些新能源的发展速度不够,那么就很难说一边搞低碳化,一边又能够替代现在的化石能源。所以,要想替代化石能源,要想保证我们的能源需求还可以有上升,应该加快非化石能源特别是风能、光伏的发展速度。

在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一次电力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方面,周大地表示,用传统火电为新能源发电作为支撑仅仅是一个过渡过程,要加快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问题,而目前电力系统的安全技术概念、技术结构、运行方式都要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改造、重构。在以新能源一次电力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发电方的特性完全改变,今后,储能系统将成为电力系统的重大组成部分。

同时,他建议,加快电动汽车发展,加快新能源替代的速度。这一方面是能源低碳化转型,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而且,汽车电动化应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40年有3亿电动车保有量计算,可调度的电池电力将达到几十亿千瓦,每天将有百亿千瓦时的可调度电量,这将对大城市本地用电峰谷负荷平衡问题起到助力,“关键在于是否把充电桩建设作为电力建设的互动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此外,全面推广普及超低能耗建筑,探索光储直柔新型低碳建筑领域进一步的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工业领域低碳转型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加强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调整,防止高碳产业盲目扩张。

能源低碳化与保供并不矛盾

保障能源供应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目标。

周大地表示,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将面临巨大变革,短期内需要承受转型与变革的阵痛,但从长远看,碳达峰碳中和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只有稳妥有序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才能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

我国的能源供应,在经过数十年发展后,到目前已经具备可靠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成为世界能源供应保障水平最好的国家之一。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能源供应仍以煤为主,同时油气进口比例较高,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越来越强化,在环境治理的要求之下,煤炭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化石能源,面临着碳排放的硬约束条件和新的安全障碍。

周大地认为,在这些条件下,一方面考虑到能源供应的保障问题,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能源结构不断地优化下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减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新的能源安全战略,新的能源安全战略包括了四个方面: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这些方向涉及的内容成为我们能源安全、能源资源保障的助力。

尤其是低碳能源,已经在很多领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我们既要保持能源低碳化的转变,也要保持能源供应,两者并不矛盾,能源保供也要加快低碳转型,在能源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采取短期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波动,同时也要着力进一步推动能源低碳化。”周大地表示。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

周大地重新阐释了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技术进步是推动能源替代和新能源大规模商品化的原因。他表示,在过去,中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这是由于在过去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不具备条件或是效率及效益太低导致。

实际上,中国最大的能源资源是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光能以及生物质能,还有其他多种可再生资源,这些不需要大量进口,且可以完全解决中国能源资源问题。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新的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可以完成既有资源保障,又可以充分供应能源。

周大地表示,双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这个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做到能源保供和合理的能源平衡,关键是要节约优先,同时,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发展基础上逐渐替代传统能源。

“我们既要保供,也不能走回头路,要稳中求进,不能稳中不进,甚至更不能做稳中求退。要坚持做好能源双控,限制双高产业的盲目扩张,要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资源约束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经济安全风险。”周大地说。

他表示,从长期的安全战略来看,就是要坚定不移甚至要加快推动能源转型。“低碳转型不是说干一年、两年就能转的,要坚持干10年、20年甚至30年以上。但是每次的进步,都会使我们的能源安全水平有所提高,最后就能基本摆脱对国际进口资源的依赖。”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