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视频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风口中的移动储能 仅仅是过渡性产业?丨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 2022-08-20 11:36:11

作者:高远    责编:漆辛夷

紫金港资本创始人陈军指出,特斯拉进入中国加快了国产化的速度。实际上就说明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和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

嘉宾简介:

陈军,紫金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国内早期从事天使投资管理的专业人士,对新能源、TMT、医疗和教育等多个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有长期深度研究和跟踪。

主导并参与六十余家企业的投资、上市以及并购退出。代表项目有:贝特瑞(北交所835185)、杰普特(SH688025)、艾特网能(SH600510)、欣锐科技(SZ300745)、和铂医药(02142.HK)、微泰医疗(02235.HK)、贝特利等。陈先生拥有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和管理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MBA及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优势明显IGBT仍是角逐热点

第一财经 高 远:感谢陈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紫金港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您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国产化的赛道当中,究竟我们的机会是什么?

紫金港资本 陈 军:新能源应该接近快20年前开始兴起的时候,实际上当时就有一批中国公司开始崛起,中国的新能源本土企业在十五、六年前已经开始逐步在各个赛道上布局,包括从锂矿资源、三电(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正负极材料、包括整车,最近几年更是出现了很多的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进入中国,我认为是加快了国产化的速度。实际上就说明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和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在电控这些核心部件里面,就包括像IGBT(核心元器件)这块仍然是我认为一个角逐的热点。同时现在由于华为这些巨头的加入,实际上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在提速。

二、未来世界上70%的新能源车或将出自中国制造

第一财经 高 远:目前在学界也有这样的声音,就是在未来这段时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有可能会复制过去80年代日本燃油汽车出口的趋势,出口量不断地增加,而且占有特别大的份额,您是否相信这样一个判断?

紫金港资本 陈 军:这个观念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第一,我认为日本汽车当年出口欧美,最重要的是两大优势。第一、最大的是成本优势,当年日本汽车确实是有价格优势;第二、是舒适性;就跟我们现在互联网一样的,我们更替速度远远超过海外市场,就跟我们腾讯、阿里,对于中国人对消费的理解很深入,现在电动汽车我认为是一个消费的概念,所以它可能有另外一层属性。

第二、通过这20年的发展,我们整个电动汽车,现在看到只是国产化率,实际上我们觉得中国的电动汽车的很多的细分领域在全球的包括整个产业链,我们是有优势的,或者是不可或缺,就跟现在光伏产业一样的,有可能欧美在电动汽车当大部分都用中国车的时候,有可能你连售后服务,包括换电,如果没有中国的公司给你提供服务,可能都会出问题。产业链的完整,你要让日本、欧洲、美国重新捡起来,我觉得是很难的。但现在看来肯定特斯拉、苹果仍然是一个竞争力非常强的或者非常强大的一个潜在竞争对手,这个当然就取决于我们中国后面对整个包括智能化、车机协同、像特斯拉它本身就在自动驾驶、软件控制这块,还是有非常独特的优势,这也是美国的一些传统的优势。

像华为的介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看到最近两年比较热的激光雷达,其实激光雷达这块的市场的整个应用目前可看得见的,它是所有的潜在的玩家,最大规模的还是在中国,以色列出来新技术源头创新以外,他们其实不足够有市场,欧洲有市场,但是它相对的单个国家小,所以它们的源头创新比较零散,而现在实际上是真正成系统就是中国和美国。未来有可能电动汽车70%都是中国制造的。

三、“三电”中的“电控”仍以进口为主 这一赛道值得布局

第一财经 高 远:在新能源的三电系统当中,其实只有电控这一部分是特斯拉自主的,其他都是拿来主义。所以您认为在电控这一方面的国产化来讲,这赛道的机会究竟是什么?

紫金港资本 陈 军:在A股已有的上市公司里,本身很多传统造车的这些就电子类企业本身也蛮强的,实际上我们知道特斯拉本身非常擅长的就是三电系统,他们对电池的管理,它的安全就来自于这部分,它对每个电池的动态监控和均衡,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它们有很多专利也公开了,但消化它的专利到自己能成为自己产品的优势,本身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去年有新片紧,突然间大家发现汽车芯片是极紧张,而电动汽车的核心的叫IGBT也是非常紧俏,好多年前看到国内也有一些从海外回来团队创业,但是成规模的并不多,这部分大部分现在还是以日本的三菱和富士电机,德国的英飞凌为主,我们百分之八九十在IGBT上,在电控方面都是以进口为主,所以我认为这一领域还是一个绝对的非常大的布局的机会,但IGBT难度非常高,现在也在提碳化硅,在这块在做一些替代,这些新的技术,都需要过程。

四、移动储能很热 但很可能成为过渡性产品

第一财经 高 远:业界会把中国的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做一个类比。其实这两者当中有一点是非常相似之处,比如说智能手机多半会配备一个移动的充电宝;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也要配备一个移动的储能电源,您认为移动储能产业的机会究竟是什么?是否会成为一个过渡性的产品?

紫金港资本 陈 军: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整个储能赛道非常热,我们有一个基金投了相关的标的,去年也投了一个做这种像汽车应急电源,储能现在所谓移动它主要还是在做一些应急电源,比如家庭在郊外或户外做野炊、陆营之用,主要还是一些、应急、便利性,因为它的电量相对有限,整个电动汽车,它一辆车的电大概是60~100度,当然60~100度你做移动储能的时候,你也移不动了,很重了,就像是一个很大铁包,随随便便几度电的应急电源,拎起来也蛮重的,所以它做应急是可以的。

你换个思路看,整个电动汽车它就是一个移动储能系统。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提双向可逆,有V2V、V2G、车可以充给电网,电网也可以充电给车,车跟车之间可以相互充电。

因此你可能就不会单独再去想到一个东西来帮他做移动快速充电的设备。你可能会在车上放一个应急电源,万一在突然缺电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应急,就这么一个应用的场景。

五、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关键仍在新一代电池

第一财经 高 远:我们看到现在一些移动储能产品,它的价格是在几千到一万之间,几乎没有超过这个数目,但对于一辆新能源汽车来讲,它的动力电池占了成本的40%以上,这个价格是远远超过移动存储电源设备的价格。所以目前这类移动储能产品的定价可能会是一个难题,如果定价不合理就卖不出去,您怎么看待这个行业和赛道的机会?

紫金港资本 陈 军:你这个问题问的蛮好的,但原则上其实你说的几千块到1万其实相比是偏贵的。从消费端来说,它对安全性各方面的要求跟汽车的电池相比,没那么高,实际就是消费级的产品,就像你用天然石墨,而车用人造石墨,它其实是两个概念。而车用它整个集成在一起,它的电池现在的价格跟这几年相比也是供不应求,整体上游的价格都传导到车规级的电池领域,所以价格就偏贵。

而移动端我们说储能它价格是波动很大的,有些品牌,你说正浩EcoFlow,他们在美国挂在Amazon上出售是当电子产品卖的,其实溢价毛利是很高的。而普通的真正在消费端,比如在深圳华强北,买一个普通的移动充电设备更便宜,因为它不可能变成一个大容量的产品,那样它就不安全了。所以它更多的是满足你应急需求,和一些特定场景,因此所以它在赛道上面不太可能专门成为一个与车做补充,或者为了车的电池总成本下降的的一个替代性产品,不会。而成本下降来自哪里?是来自新一代电池。

六、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突破路径在哪里?

第一财经 高 远:您有工学的背景,您认为在未来这段时间极有可能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出现新的技术的突破的路径是什么?这样的一个判断,是否会影响您现在的投资的布局?

紫金港资本 陈 军:既然认为电动车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电动车它追求什么?一个是长续航、安全、低成本。所以我们从车本身投资,我觉得肯定我们围绕着这些,比如新的电池、新的材料、像如果在负极里面,比如硅碳、硅锰不用隔膜的固态电池等,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它不仅让这个车更安全,而且成本可以下降。

比容量更高,我印象中人造石墨负极能达到的最高比容量大概370左右,实际上都接近360了,就有已经有人做那么高的了。但是固态又远远高过这个数目,所以它实际上就使得你整个车并不需要那么多电池,自然成本就下降了,车它再搭载更多好玩的东西。智能化和自动驾驶。

七、“双碳”背景下 负极材料产业链或将存在变数

第一财经 高 远:紫金港其实也布局了石墨类负极材料的这样一些产链的公司。目前石墨类的这些资源主要来源于像内蒙古、四川,包括河北等一些省份。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在布局产业链的过程当中,它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怎么来去破解?

紫金港资本 陈 军:原则上讲现在肯定属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所以我了解到的包括现有的就像龙头贝特瑞,最早是我们投的项目之一,新能源本身它是有利于双碳的,但客观说材料从上游的锂矿到正负极,它其实很耗能的,尤其是人造石墨,所以我看到这些公司他们其实大量的布局在云南、贵州这种本身有相对相对便宜的水电资源,而且同时有能耗指标。因为他首先要拿到非常低成本的能耗指标,这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这个里面一定有矛盾。所以这些企业我们看到的扩产也是分步骤的,就像我们看晖阳新能源它是在美国上市的,它们也是大力布局,现在整体上又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但是会不会跟以前光伏行业一样,比如两三年以后就陡然出现一个逆转,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我认为现在的整体上的这些整个中间环节,因为现在利润太高了,所以刺激业内业外的企业大规模的投产。所以就是说当然这里面对能耗肯定是需求是很高的,但是现在发改委它有一个很强的这种准入指标,所以大家都会按照这个要求去找资源。

比如最近我们还在帮做碳化硅的企业,在浙江省内要能耗,它一样的面临这个问题是要有路条,同时,每个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匹配,给了你以后别的企业就会少。的确是像人造石墨,它跟天然石墨相比,它就是能耗的问题,这个问题每个企业他们都会考虑,也会再平衡。

八、“双碳”背景下 重装饰轻装修的装配式建筑或将爆发增长

第一财经 高 远:紫金港不仅是投了很多硬核科技的一些赛道,也投了跟民生场景非常接近的,比如说像家居装修和设计、这个领域,您觉得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这一赛道的机会是否是非常确定性的?

紫金港资本 陈 军:我们投过一个装配式建筑的公司,后面也上市了。另外我们前两年在杭州,也是一个地产公司一个高管,也是我们一个校友出来创业,他主要就做的相当于是软装。因为整体上这是个趋势,从欧美来看都是重装饰轻装修。所以我们说环保最重要是少用装修材料,本身他们的追求的一个逻辑就是简约,所以他就帮很多的年轻夫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供了很多简约的装修方案给他们。建筑、装饰本身是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痛点。

第一、标准很难统一;第二、耗工耗时。所以你能把装修标准化,让它更美观。整个中国装配式建筑其实也是逐年增长得很快,在很多地方当然是商业为主,这些建筑在住宅这块也是预装配也是增长比较厉害的。

(摄影 姜一鹤)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