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高烧不退”,气温屡破历史极值。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气候变化指标和影响将进一步恶化。最近这段时间,我国川渝多地、阿尔及利亚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蔓延的山火将人们的关注点从气候异常转向破坏性极强的森林大火。
人们这才意识到:极端气象灾害可能并非只在废土电影《疯狂的麦克斯》中出现。
汛期反枯 山火频发
“蜀犬吠日”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对于蜀地气候和风土的描绘,说的是四川多雨,当地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出来反倒要叫。这足可见,在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巴山蜀水独特的气候禀赋。
然而,面对今年历史性的极端高温天气,长江流域多省份经历了严重的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旱情,境内江河、湖泊“汛期见枯水”,大量断流干涸,山区森林大火频发。
据不完全统计,8月14日以来,仅四川、重庆有公开报道的山火已达19起,涉及14个区县,其中:四川合江县山火蔓延至贵州赤水市,所幸得到控制,重庆涪陵区荔枝街道、江北街道辖区山火预估过火面积约500亩和300亩。
不仅在我国,山火在世界各地肆虐:一场始于7月29日的山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锡斯基尤县附近麦金尼地区蔓延,过火面积超过2.4万公顷,由于火势太大,甚至还形成了巨型火积云;2天后,法国内政部长称,法国南部地区的山火已经烧毁了200公顷土地,并造成4名消防员受伤。无独有偶,葡萄牙里斯本马夫拉、捷克赫任斯科、希腊雅典彭特利地区相继发生山火,数万民众被疏散,欧洲山火烧毁面积破纪录达到72万公顷。
截至目前,这些山火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数据尚不完整。但在过去四年里,三场曾占据新闻头条的重大山火,已经让人们见识到了它骇人的破坏性:2018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的山火让California变成了Califire,距离火源最近,拥有2.7万人口的天堂镇几乎被烧成一片废墟;2019年的一场山火让“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从“氧仓”变成了“二氧化碳仓”,燃烧排放了4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16个二氧化碳低排放国家的排放总和;2020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山火成为“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野生动物灾难之一”,近10亿只动物在火灾中丧生,其中包括2.5万只考拉。
极端气候 人祸加持
8月21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突发山火,火场地处缙云山脉。小宇是山上抢挖隔离带的油锯手志愿者,也是戴着头灯点亮防火长城中的一员。
“因为我家就在山下不远处,熟悉陡峭复杂的地形,抢救山林也是抢救自己的家园,有幸见证了这场‘以火攻火’的扑救奇迹”。
他说,如此大规模的扑救在本地并不常见,往年川渝、云贵等地冬春之交林火才多发。
事实上,我国各地植被含水程度以及降水、气温、风、蒸发情况等气象条件不同,火灾高发期和发生频次差异很大。华北、东北等地四季分明,夏季雨水充沛,冬季气温较低,这两季相对安全,反倒是春、秋两季,降水量少,植被干旱,多大风天气,容易出现林火。西南地区火灾干旱时节多发,华东、华南地区则更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然而,今年的极端天气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通过官方公众号表示,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而在8月12日至23日,中央气象台更是连续12天发布高温预警最高级别——高温红色预警,这在我国实行预警系统以来实属首次。
火灾背后有三大推手:高温、干旱和大风。2006年,川渝地区特大伏旱,不少人记忆犹新。而今年长江上游流域夏季平均气温已经超越2006年,位列历史第一;而每日平均降水量排名近70年以来的末位,大约只有前两年的一半水平。
8月18日,重庆北碚国家气象站气温升至45摄氏度,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将16年前“特大伏旱”的相关纪录远远甩在了身后。
高温模式也成为居住在北半球人们的共同体验。从7月初,热浪席卷欧洲,即使高纬度的英国局地最高气温也达40.3℃,超过历史极值,北极圈最高气温高达32.5℃,在社交平台上,在此考察的科研人员晒出了身穿短袖的照片。
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今年5月发布报告称,2000年以来全球旱灾的发生概率上升了29%。旱情加剧了山火蔓延和荒漠化风险。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中旬,已有72万公顷的森林被烧毁,创2006年以来同期新高。
仅西班牙今年的森林大火面积,就已经超过该国2018年至2021年的总和。目前西班牙74%的土地存在荒漠化风险。
事实上,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20多万次,自然原因起火的占1%,绝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极端气候就像助燃剂,为森林火灾把薪助火。
2020年12月24日,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周鸿升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森林火灾90%以上是人为火,森林草原防火,人民群众是主角。而在今年7月的重庆市2022年全市高温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发布会上,重庆市林业局二级巡视员熊忠武针对森林草原防火发表观点:“从近十年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统计情况看,夏季发生森林火灾起数占总数的20%,其中95%以上均为人为引发。”
8月17日,重庆涪陵区荔枝街道、江北街道辖区山火起火原因初步查明分别为原住老人烧野蜂包和民用电线在高温大风下断裂起火;8月18日南川区神童镇、三泉镇辖区山火起火原因初步分析为干燥枯枝落叶高温自燃和一企业电力专线负荷过大自燃。
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人为因素致森林火灾省份排名高度相关,烧荒烧炭、上坟烧纸和野外吸烟成为导致中国森林大火的前三大因素。人为因素致森林火灾次数统计排名中,湖南省均位列第一。
在美国总火灾面积排名前十的地区中,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占一半以上,加利福尼亚州的人为森林火灾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九成。今年7月,位于该州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燃起大火,山火面积不断扩大,千年巨型红杉树林危在旦夕,公园管理方表示:“起火点是在一条步道附近,并非由闪电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所以很有可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起火。”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的文件中称,2021年俄罗斯森林火灾面积达1070万公顷,这一数据创近十年纪录,66.2%的火灾是人为过失导致的。
此外,过度放牧、森林砍伐等人为因素也导致地表植被退化加速,形成大量枯死可燃物,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研究发现蒙古国70%的牧场被牲畜和不规范的土地使用破坏,进一步增加了森林草原的脆弱性。
巴西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间,亚马孙雨林损失了10476平方千米的植被,卫星图像显示,大部分火灾都是发生在最近被砍伐的地区。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全球森林面积总计40.6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1%),且该面积正不断缩小,特别是在热带地区。1990年至2020年间,有4.2亿公顷森林被砍伐(转为其他土地用途)。尽管在此期间毁林速度有所下降,但估计2015-2020年,每年的毁林面积仍有1000万公顷,同期森林扩张的速度约为500万公顷,毁林速度并未通过植树造林和天然林扩张得到完全弥补。换言之,由于森林采伐、自然灾害、火灾等原因,每年森林面积减少多达500万公顷。
山火大考 人人有责
截至目前,国家应急管理部已向15个省份下发提示函和橙色预警通报。重庆市38个涉林区县已发布森林防火封山令,严格火源管控,强化隐患排查。而类似“封山令”已在山东省、福建省等多地实施。
我国多数地区采用属地原则进行灭火工作,当地救援队成为灭火一线的主力军。以此次重庆山火为例,10天时间里,重庆市统一调度城市消防、武警官兵等3000余人奔赴火场,国家应急管理部统筹调度甘肃、四川、云南等省森林消防救援队伍1000余人火线支援。此外,一批有救灾经验和能力的志愿者陆续加入扑灭山火的任务中。
25日,重庆北碚官方发布消息,“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市民连续奋战,主动为专业救援力量提供帮助,是扑灭山火的重要力量。”
我国有许多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蓝天救援队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是火灾、车祸等事故,都有他们的身影,此次扑灭山火的行动也不例外。
中国林科院通过总结部分国家的防火组织结构发现,加拿大和美国均由全国联合森林消防中心来协调和组织各地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职能范围广,防火效率高,充分发挥了信息网的作用。而俄罗斯的防火工作是在联邦林务局的领导下由各级单位完成,优势在于协调组织,但不能充分共享林火信息。
国内力量难以独自应对来势汹汹的森林大火时,国际援助就成为重要手段。2019年8月,持续燃烧的亚马孙森林火灾波及玻利维亚,该国总统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2021年8月,耶路撒冷突发山火,火势迅猛,以色列总统同样请求国际支援。
林火无国界,联防势在必行。今年7月,捷克瑞士国家公园发生森林火灾,受到风势的影响,火势越过边境进入德国,两国合力救援。早在2016年11月,以色列多地连日遭遇林火,俄罗斯、法国、土耳其等多国伸出援手,常年与以色列存在冲突的巴勒斯坦当局也出动8辆消防车,分别前往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和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村庄参与救火。
但也有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立场等因素博弈,拒绝了国际援助。2019年8月,在亚马孙热带雨林持续燃烧17天以后,巴西总统拒绝一切国际援助,遵循开放式雨林政策,消失的森林成为农业发展最肥沃的肥料,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当物理距离阻挡国际救援力量到达火场,协同国际物资、专业支持,各国有效防火经验,国际力量和当地救援队如何通力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议题。
当务之急 适应变化
人类正在经历着的气候危机,极端几乎成为常态,这让预防山火形势更为严峻。
我国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警惕“树越多,火越旺”的情况。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194个国家级森林城市、3500多个森林公园,很多地方城中有林、林中有城,但有的在规划建设中存在不少缺陷,如必要的防火隔离带、消防通道等仍待审视。
根据《中国森林资源报2014-2018》,全国森林面积中,国有林面积超8270万公顷,占37.92%,但是国有林路网密度仅为1.8米/公顷,不足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1/10,而且越是国有林区,经济越落后,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匮乏。
按照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这一方针也代表当今国际上森林防火的主流理念。多国在总结历年森林防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如美国积极研制监测、灭火设备和化学灭火剂;欧洲调整林木结构;澳大利亚把教育和培训放在预防的首位,规定年满12岁必须接受防火教育,16岁就要接受专门的扑火技能培训。
此次重庆山火扑救,不少民间力量如摩托车手、油锯手、各行业志愿者参与其中,令人钦佩。然而山火扑救毕竟是极为专业的救援,风险极高,要防范次生风险,这就对应急救援所依靠的科学手段、先进设备以及多部门多地区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再过几天高温可能退去,但是我国腹地遭受的重创,很难短时间恢复。即便成都已经降雨,但长期干旱的土壤无法承接暴雨,山洪爆发的可能性会增大。山火过后,还有电荒、农牧业损失、生态修复甚至夏秋连旱等一系列问题待解。
夏季平均气温在过去几十年来不断波动上升,已经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全球变暖后的风险正在显现,而解决气候变化的“机会之窗”正在越开越小。
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2022年的春天是寒潮造访最频繁的年份,冷空气11次席卷全国,其中4次达到寒潮等级。国家气候中心发文称“在2周时间内历经3次寒潮过程实属罕见”,气温波动幅度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大。
回答森林大火距离我们有多远之后,也许我们应该开始关心留给我们携手施策,破解气候危机的时间还剩多久。
本文由陈盼盼、常馨以、刘萍、陈旭涛联合撰写,朱媛媛数据新闻团队原创出品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淘宝在美区App Store免费iPhone应用程序总榜中的排名从4月15日的第8名再次上升,目前排名为第7。
对事故中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自贡市委、市政府,自贡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自贡高新区丹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及自贡市、自贡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消防救援、商务等部门32名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