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营业收入334.07亿元,同比增长112.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60.14%。全球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2022年8月26日晚,晶科能源(688223.SH)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34.07亿元,同比增长112.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60.14%;实现经营性现金流22.3亿元,同比增长481%。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共向全球发送了18.92GW 光伏产品,同比增长79%,其中组件约18.21GW。综合头部组件企业的半年业绩公告,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半年报显示,晶科能源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目的地中,欧洲市场占比最高,中国、亚太和新兴市场区域均有较高贡献。在欧洲市场,公司的N型Tiger Neo系列组件产品实现了大量签单和较高溢价水平。在中国市场,公司布局大基地项目的同时专注于分布式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此外,公司在拉美、印度等市场也通过领先布局,抓住市场轮动机会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管理层表示,全年来看,公司有较强信心完成35-40GW的组件出货目标,同时继续向着10GW的N型产品出货目标稳步迈进。
作为光伏行业“N型时代”的领跑者,公司已经在N型TOPCon的技术创新和产能规模方面建立起明显的竞争优势。半年报显示,公司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4.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在未来2-3年有清晰的提效降本路径。同时,通过在IBC、叠层、钙钛矿等新型技术路线上的持续探索,公司表示有信心在行业持续保持技术领先。
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在做大产能规模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做强先进产能。公司年初投产的16GW大尺寸TOPCon电池产能已于二季度满产,后续合肥二期8GW电池产能已投产,尖山二期11GW也已在建设中,并有着更高的提效降本目标,以保持公司在N型技术领域的领先性。
管理层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夯实行业领先的产能一体化水平,最大化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快速嵌入,不断降低一体化生产成本。同时,N型产能占比和N型产品出货占比也将持续提升。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隆基绿能和晶科能源宣布,结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
官司停止,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交叉授权各自持有的核心专利技术。
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光伏组件出货41.8GW,位居全球第一。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实现全绿电供应,“新能源与材料”成论坛主要议题之一。
晶科能源CTO金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上一代(Tiger NEO 2.0)组件产线的生产成本,公司预计3.0组件产线的升级成本为6000万元/GW至7000万元/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