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负责人杜希学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切实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在有关部门和各地的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下,托育服务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聚焦普惠托育,发展战略明确务实。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为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今年7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17个部门又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出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三方面21项具体任务。
二是注重安全健康,标准规范持续完善。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健康,是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底线性要求,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9年以来,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托育机构的设施管理、登记备案、保育照护、伤害预防、消防安全、营养喂养、建筑设计、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规范的照护服务。
三是锚定托位目标,供给体系加快形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这一指标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提出到“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的目标。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给予每个新增托位1万元补助,近三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普惠托位20万个,各地也逐年分解托育指标,加大实施力度,社会力量积极响应,纷纷投资兴办托育机构。截至2021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在2.03个左右。
杜希学表示,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强烈的入托需求,目前托育机构以社会力量投资为主,九成是营利性机构,绝大多数地方的托育服务收费超出家庭可负担能力,大部分家庭期盼的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需求,目前还难以得到有效供给,托育服务工作任务还很艰巨繁重,亟待相关支持扶持政策落地落实。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在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
目前,人社部门正在抓紧开发线上经办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便捷高效申领补贴,用人单位可于8月底起在线上申请补贴。
2025年秋季起,幼儿园大班免一年保育教育费,由央地财政共同负担,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