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在发布会上表示,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养老托育服务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关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关乎国家“十四五”重大民生承诺的兑现,也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建机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规划政策也陆续出台,为行业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区)编制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整合资源力量,拿出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真金白银”的政策包,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苏伟表示,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是着眼于当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纾困扶持,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改革委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抓好落实:
一是要打好投资“组合拳”。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我们将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营,充分发挥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和扩大社会投资。此外,以投资换机制,鼓励各地优先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导运营能力强的机构参与到设施建设和运营,也能够有效减轻机构投入方面的压力。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服务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方的广泛参与,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多业态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引导国有、民营、营利性、非营利性等各方面的主体参与,鼓励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积极推动家政与养老托育融合发展。下一步,将鼓励引导家政企业积极参与规范化居家上门养老托育服务,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托育服务水平。各地方也要探索对参与养老托育服务的家政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托育服务业是以人为核心的行业,提供服务的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样也在于人。目前,既要解决好行业发展人才流失的现实问题,也要统筹考虑人才培养使用的长远之策。因此,要加强“软”“硬”结合,积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机构依托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带动职业院校、养老托育领域龙头企业等培养行业所需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推动解决行业用人难的问题。
近日,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对今后3年的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行动方案》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市场人士表示,需求和政策双重利好下,多业态将撬动智慧养老万亿蓝海市场。
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服务效能,切实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有别于传统四世同堂观念,七成多的城市居民年龄大后选择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但一半以上又希望与子女相邻居住。
到2023年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