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人工智能大会看“AI进村入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第一财经 2022-09-01 18:05:58

作者:段思宇    责编:徐燕燕

寄托于金融科技的服务场景正不断丰富。

9月1日,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开幕。在今年的展会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一大看点。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在“数实融合”背景下,多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将技术将带到田间、小店和工厂之中,与农业、制造业、文创等行业结合,服务数百万的企业。

实际上,近年来,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与产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和产业从业者等共同面对的问题。今年8月初,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指出了方向,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

聚焦这一领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比如,蚂蚁集团展示了其AI助力产业的实践:网商银行“大山雀系统”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领域,服务超过60万种植大户;“百灵”系统首次探索人机互动信贷技术,半年内帮助超过200万小微经营者提升额度;数字版权保护平台“鹊凿”依托区块链和AI技术,服务超过百万创作者,价格低至一块钱……

蚂蚁集团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称,网商银行推出的“大山雀”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等AI技术解析卫星图像,并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领域。该系统可识别作物的种植面积、种类和长势,并结合农户对耕地的自证、政府机构登记的土地流转数据,以及气候、地理位置、行业景气度等情况,利用几十个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产值,为农户提供信贷额度和合理的还款周期。截至2021年末,已服务超60万种植大户。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与各类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AI服务小微的创新实践也在不断拓展。网商银行近期上线的 “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在行业内首次探索人机互动信贷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人机对话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以往,数字信贷部门授信主要依靠征信、工商、税务、移动支付流水、网络经营行为等数据。小微企业主虽有其他证明经营实力和稳定性的材料,如合同、发票、流水、店面、存货等,但由于材料种类繁重、格式不一,识别难度较大,很难发挥作用。

如今,该系统实现了对小微经营者的资产、行业、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等更精准的理解和评估,从而为其提供更匹配的信贷服务。系统支持包含合同、发票、营业执照在内的26种凭证,以及工程车辆、店面门头、货架商品等超过400种细粒度物体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试运行半年以来,已帮助超过200万小微经营者获得额度提升。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场景不止于此。记者在建行展台看到,该行数字人利用科技优势带来的互动性和智能性,承担起大堂经理、柜面服务人员、产品销售经理、网点客户经理等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下为体验者提供个性化的专属金融服务。

建行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该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金融场景落地提供技术支撑。比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言、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与决策、知识图谱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覆盖智能身份识别、智能AI遥感、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多种场景的智能化发展。

另外,建行还打造了“建行金融城”线上展厅,向参观者呈现了一幅具有数字原生能力、完备经济与社交体系的虚拟世界图景。在金融城中,汇集了多个板块,包括金融科技之巅、美好生活示范区、绿色金融实践区,科技金融产品体验、数字人民币体验、绿色网点等,呈现了金融体系与元宇宙融合发展的丰富可能性。

在中信集团的展区,记者了解到,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控”)于今日正式发布了数字人“小信”,定位为业内首个数字人财富顾问,搭载行业先进的智能建模、智能人像驱动、智能对话引擎等AI能力以及全栈式系统平台,建立了“超脑”知识库AI模型,可提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小信”运用了精细的3D建模技术,资产模型超过百万面,预置几十套模型动作资产,支持更好地交互和适应多变应用场景;还能够进入元宇宙虚拟世界,成为主持人、主播等多种角色,作为核心交互载体,在未来银行与年轻用户之间进行品牌心智对话,打造沉浸式服务体验。

据中信金控有关人员介绍,“小信”是中信金控数字化转型的开篇之作,未来中信金控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财富管理生态平台数字化,持续构建金控的“创新引领新路径”和“智慧金控新模式”,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为创新智慧金融生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作贡献。

此外,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元空间”还以虚拟现实(VR)为技术支点,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沉浸式信用卡服务场馆,提供丰富的虚拟世界体验。相较于传统在线展厅,该场馆采用2D与3D空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动画引导+观众主动探索”的交互模式,满足用户获取信息、互动交流、自主操作的多维度需求。据悉,目前“动卡元空间”已经上线了户外场景、申卡馆、数字藏品馆等,空间月活最高达3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