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元体系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应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国化

第一财经 2022-09-02 11:57:26

作者:邓宇    责编:李刚

目前来看,美国所主导的美元体系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短期内较快瓦解的可能性不大。

从国际政治和世界体系理论及历史经验来看,全球化是一个具有高低潮、周期性的演变过程。于中国而言,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全球化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同时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进而对世界格局和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也越发显著。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总量全球占比升至18%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同时中国的贸易总量全球占比也升至13%左右。大国博弈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竞争、大国实力的此消彼长,由此对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都产生了持续的冲击。因此,在现实的大国关系和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合作竞争并存的特征逐渐成为了全球化的主流。

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广州商学院校长李晓的新著《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将大国博弈置于世界经济格局、美元霸权和全球化等重大领域,阐释了一些关系到世界经济和中国可持续崛起的重要议题。由于本书的写作时间线是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刚发生的阶段,因而在第一篇章中主要就美国的霸权历史、美元体系的逻辑与权力等理论层面作了具体阐释。作者认为,美国是以美元体系控制世界的“超级帝国主义金融国家”,在美元体系中,美国的政治、外交、经济、金融等所确立的国际规则、国际公共基础设施等均以美元霸权体系为主导。从安全结构,生产、贸易与金融结构,知识、观念和制度结构三大方面,李晓勾勒出美国对国际权力的精心设计,包括系统内分权和责任分担。在世界体系中,美国对联邦德国、日本和中国都实施了这一战略,并力图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以遏制竞争对手。

概括而言,现阶段的美元体系主要依靠三大机制来运行,即商品美元还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美国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一方面,美国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大宗商品计价和国际贸易计价大部分仍是美元,因而国际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均受到美元流动性的影响,美元对国际市场的负面溢出效应影响颇深,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而大规模举债,不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3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更是达到了130%以上,而且一旦美元流动性收紧,便会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风险,引发国际资本外流。

目前来看,美国所主导的美元体系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短期内较快瓦解的可能性不大。这也可以解释,美国长期的大规模债务、巨大的贸易逆差却并未出现破产或债务违约或债务危机。相当长时期内,美国仍然可以通过汇率调整维持对外负债的平衡,借助存量调整渠道调节,缓解对外负债恶化的情形;同时,资本项目在美元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常贸易逆差则成为美元体系运行的前提条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打破美元霸权体系还需要考虑周全、理性应对。

本书在分析美国对华贸易争端和拜登政府对华战略时,将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和权力分析框架引入了具体研究,从理论层面讨论了比较流行的六大误解,包括美国的历史周期较短的认识、美国孤立主义的历史、“逆全球化”以及美国快速衰落等,这些误解折射了部分研究的逻辑不充分,同时反映了一些研究对美元体系背后的世界格局的认知还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可能对中国的战略和政策应对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作者从三个方面给予了回应。一是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当今世界格局的权力状态主要表现为权力分散或边际调整;二是当代世界格局的调整处于第四次向第五次调整过渡的初始阶段;三是中美两国相对而言均为各自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对手。因此,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可能出现全球分化,主要表现为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科技竞争加剧以及国际规则调整等,呈现“规则分层化”“范围区域化”和“内涵分裂化”的态势。美国联合部分国家提出的最新的“印太经济框架”以及联合一些发达国家推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3W)计划等,均有很强的针对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是本书另一大关注点。此次疫情造成全球产业链突发性中断、全球贸易需求萎缩、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变化等严重冲击,暴露出国际经济治理的短板。欧美在疫情期间实施的庞大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将引发持续且深层次的问题。目前,随着大国货币政策调整和回归正常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陷入“滞胀”的风险上升,未来加速衰退的预期增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俄乌冲突升级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可能走向新的衰退。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传统上的G7、G20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应对滞后,缺乏共识,世界各国采取了相互封锁和各自为政的措施,加剧了全球化的分裂。

作者认为,双重冲击下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出现了四大趋势。一是国家化,即国家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再度大幅提升;二是区域化,即区域经济发展、合作与地缘政治关系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三是全球化分裂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全球金融治理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四是“新冷战”态势正在形成,但能否成为“格局”尚无定论。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美国未来对华战略的实施路径将更加清晰,其目的也已经十分明了。作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目的是多重的,主要集中于转嫁国内矛盾、遏制中国崛起、确保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构建支撑美元体系的国际政治体系。因此,作者提出了从“全球化幻想”到“全球化分裂”的重要判断。以此判断,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应高度关注全球化分裂的走势,尤其是应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国化”。作为一个正处于崛起中的国家,必须冷静地认知自身崛起的性质,坚定维护全球化成果,坚持推动多边主义,并全力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期,大力发展新基建、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面对当前外部环境,中国更需要走出一条“以改革促开放”的新路。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

李晓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年3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