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15日)从公安部了解到,从10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放宽私家车检验周期。
此次改革,将进一步优化调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摩托车检验周期。将原来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10年内上线检验3次,也就是在第6年、第8年、第10年检验,调整为检验两次,即在第6年和第10年上线检验;摩托车从今年10月1日起,也是在第6年和第10年上线检验两次即可。对于超过10年的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和摩托车,今后将统一调整为每年上线检验1次。不过,在10年内,这两类车辆仍需每两年向公安机关申领一次检验合格标志。
据介绍,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实行强制检验制度,调整后我国私家车检验次数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总体相当。
多项改革创新车检服务
据了解,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中,针对群众反映的车检效率低、服务差等问题,推出了多项车检制度改革新措施。
推进网上预约车检
此次改革,各地将积极推行互联网、手机App等“点对点”车检预约服务,群众在交管“12123”App即可享受网上预约车检服务,方便群众“一键预约”“随到随检”。
优化车检服务流程
在优化车检服务流程方面,各地将推行车检“交钥匙”便捷办服务,优化车检服务流程,由检验机构工作人员一次性负责办结,群众办理车检只排一次队、全程一窗办。
规范窗口服务标准
与此同时,各地将制定检验机构管理服务规范,推进车检服务大厅、服务窗口、检测流程标准化,以标准促规范,以服务提品质,全面提升车检服务水平。
严厉打击非法中介
为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将密切协作配合,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落实,从源头解决非法中介扰民问题。对非法中介扰民、内外勾结违规检验问题突出的,将联合组织查处,依法严格追责,并通过媒体曝光。
聚焦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群体,一以贯之坚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理念。
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服务效能,切实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运输署发言人表示,重新接受申请的配额共500个,公司及个人各250个,有效期不超过3年,至2026年4月5日止。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全国公安食药侦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涉疫药品、检测试剂及制氧机、血氧仪等相关用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国家卫健委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的建设,增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及性。另外一方面,抓需求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和明白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