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金融 再进化丨秦琴:打造强劲的投研能力,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关键

第一财经 2022-09-21 09:02:00

责编:王艺

从22年23年开始往后,大家在公域流量里看到更多讲金融理财的KOL,一定是持牌的投顾们以及研究员们,所以也期待大家关注新的专业的KOL来进行专业的理财。
新金融 再进化丨秦琴:打造强劲的投研能力,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关键

随着中国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提升,财富管理市场迎来加速转型,面对用户年轻化、需求个性化、渠道多元化等趋势,在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跃迁的进程中,中国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将完成演变与革新。

一个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新财富管理时代已悄然开启。对此,第一财经携旗下Yiwealth(应财智云),与六位财富管理行业引领者,探讨财富管理的发展和挑战,分享业务转型背后的思考,共谋行业进化之路。

以下为华泰证券创新股权投资三部负责人秦琴访谈全文:

第一财经丨应财智云:请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你眼中未来10年的财富管理行业。

秦琴:我认为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会有三个大趋势,第一个是爆发,第二个是合规,第三个是智能化、数字化。

这三个词怎么去理解?

第一个,在这个行业里,我们认为真正的资管元年应该是从2020年或者2021年开始,那一年整个监管方向迎来了变化。资产规模非常大,真正的从业者反而没有很多。对于未来,我相信对整个行业人才的需求,对资产管理能力的需求,都是一个爆发的起点。

第二个关键词是合规风控。如果资管行业还想很好的稳健的发展或者爆发式的发展,首先一定要满足合规风控的底线思维,只有在国家监管的框架内,去做资产管理,才有可能实现比较平稳的、繁荣的、更长期的发展。

第三个关键词是数字化。财富管理行业资产规模有200多万亿,所有的财富管理的人群大概有几亿,但中国真正的理财师、理财顾问不足百万。怎么来服务这么大体量的客户呢?其实一定要用科技的手段。所谓科技的手段就是要有新的方式、新的接触客户的渠道,去为客户服务,真正实现客户的触达以及客户的关怀,才能实现超越于一般基准线的资产规模的增长。

第一财经丨应财智云: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秦琴:我觉得机遇是市场非常大,但从业人员其实没有很多。

在金融领域,我们是强监管,它需要一定的准入门槛,既包含持牌机构的准入门槛,也包含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每个人都可以分很多蛋糕,如果你真的可以为客户创造一定价值的话。对于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金融俊才们,风口来了。

挑战也非常明显。

第一个是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讲还是比较晚。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其实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怎么样跟外资机构去做直接的竞争,这应该是私人银行业务板块,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地方。

第二个在非私人银行赛道,怎样把客户吸引到你的平台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现在比较成功的,我认为还是以银行为主。经过一些智能化的改造以及战略转型,银行可以实现一定的客户转移。比如工行、建行以及招行,他们的APP月活用户都超过了一个亿,一定程度上是有跟大流量平台PK的资本。

下一步就是怎么样像一些互联网公司的理念去经营你的中产客户。

第一财经丨应财智云:具备哪些能力和特质的机构,有望成为财富管理行业转型成功的标杆?

秦琴:如果想服务好整个理财客群,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有机结合每个客户的生命周期以及他的财富规划,形成千人千面的投资理念,同时遴选一些好的产品,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

这里面,我认为最核心的反而是产品力,也就是投研能力。如何打造全市场最强劲的投研能力,把最好的风险收益的产品或者资产包,匹配给客户,应该是未来所有资产管理从业者最关注的一个要点。

第一财经丨应财智云:如何看待KOL在财富管理行业中的作用?

秦琴:90后00后应该是所有财富管理机构的目标人群,因为他们10年后会成为一个生力军。作为一个从业机构和从业者,我们非常关注新生人类的所在地、画像、行为等。我们认为KOL其实是一个品牌的概念,通过你的内容、你的表达形式去形成你的个人品牌。

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少的人在讲金融理财呢?

其实很多KOL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使得很多小白受的教育非常浅,或者说他们受的第一个金融教育是一个没有资格的KOL的理念。

所以我相信,从22年23年开始往后,大家在公域流量里看到更多讲金融理财的KOL,一定是持牌的投顾们以及研究员们,所以也期待大家关注新的专业的KOL来进行专业的理财。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