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现场有记者提问: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国家重启煤电。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否会有调整?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回应称,过去两年,国际局势深刻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全球减排进程遭遇波折。“这也启示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刘德春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向全经济领域、全链条综合治理纵深推进。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高端访谈》第三期节目专访上海海事大学的校长初北平教授。
荣耀的ESG实践已走出"政策合规驱动"的初级阶段,进入"战略价值驱动"的高级阶段。随着AI技术在无障碍创新、绿色制造提效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其有望在ESG领域形成更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为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