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支持升级的示范房企融资再落地一单。9月21日,旭辉集团宣布完成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簿记建档工作。
据旭辉集团披露,该笔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2亿元,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3.22%,创下该公司公开市场融资利率历史新低。此次中票发行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债增”)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8月下旬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曾召集多家民营房企举行座谈会,探讨通过中债增信公司支持房企发债融资。彼时有消息称,有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增信支持发债试点,涉及龙湖集团、碧桂园、旭辉控股集团、远洋集团、新城控股和金地集团等房企。
此后,龙湖、美的置业、新城控股、碧桂园先后完成了发债融资工作,票面利率均在3.2%-3.33%之间,发行规模在10亿-15亿,且由中债增对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随着旭辉此番中票发行的落地,已有五家房企完成新债券发行,总发行金额为62亿元。另有市场消息称,中骏、卓越集团旗下的卓越商企、雅居乐等房企正也准备发行由中债信用增进提供全额担保的债券。
卓越集团方面向第一财经表示,确实在谈发债的事项,发行规模、利率等细节尚未确定。中骏集团方面向第一财经回应称,“一直有在积极沟通,目前还没有进一步落地的细节”。雅居乐表示,“一直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沟通”。
此外,中南建设总经理陈昱含此前也曾提及,对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通过中债增的公司增信,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我们也在试点之列”。
若中骏、卓越等房企的债券融资能成功落地,则意味着民企发债主体名单较最早确立时有所扩容。业内认为这对恢复融资市场,重启融资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比房企CRMW,中债增为房企发债直接担保,增信力度更强,且试点房企范围更宽,更具示范效应。”华泰证券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认为,该政策通过支持优质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避免企业出现证券价格下跌→评级下调→投资者风险厌恶、购房者观望→流动性困难加剧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
一位长期跟踪地产板块的固收分析师向第一财经分析,对于房企来说,当前境外融资渠道基本关闭,各家都在想办法开拓境内融资渠道,而抵押融资基本上是民营房企少数可行的方式之一,但房企手中可用于担保抵押的优质项目已很有限,融资最终落地并不容易,因此,房企能够采用的融资渠道仍然十分有限。
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统计局披露的房地产行业数据,今年前8个月,包含公开市场发债等融资方式在内的其他到位资金约为3745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较前7月扩大4.1个百分点;其中,单8月为297亿元,环比下降33.3%,同比下降39.5%,为2022年低点。
目前,对房地产行业信心修复的关键还在销售端。某华南房企内部人士也向第一财经表示,他所在公司当前融资渠道较通畅,借钱相对方便,而且利率也比较低,但“公司不可能靠借钱过日子,维持运营,所以其实大家还是指望市场销售的恢复,要开源。”
在多项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资在2022年年底出现翘尾行情,12月单月融资总量2022年年内首次突破千亿元,环比大涨超过八成。展望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稳信用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实质性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更将显著受益。不过,2023年前三季度的一大波偿债潮仍需注意。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也被摆在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并明确“支持住房改善”。
2022年确认了地产的政策底,第一支箭支持信贷,第二支箭聚焦债券,第三支箭放开股权,三箭齐发将确认房企融资环境的拐点,房地产基本面已然具备复苏的前置条件。3)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市场信心:2018年年底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和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出后,企业融资在2019年出现显著好转,市场信心也得到提振,权益市场迎来拐点。
城商行、农商行也在纷纷发挥本土金融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