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日前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女科学家峰会”上表示,PM2.5和臭氧是大气中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夏季蓝天白云并不真正代表空气质量比较好,还需了解臭氧是否超标。虽然PM2.5浓度在下降,但臭氧污染有上升的态势,大气污染治理要对这两个污染物同时实现控制 。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廖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我们大气里头有两种主要的污染物,第一个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PM2.5。PM2.5是大气里头悬浮的非常小的液体或是固体状态的小颗粒,所以PM2.5浓度高的时候,大家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天空是灰蒙蒙的。但是大气里头也有另外一些污染物,是气态的,比如说现在关心的臭氧。臭氧它是我们人为活动排放的一些氮氧化物,或者是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就会形成。所以,每一年四月到十月份的时候,如果是温度比较高,然后这个太阳光很强的时候,臭氧污染其实是经常超标的。
那从科学上,蓝天白云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准确地去表达冬季我们空气质量比较好,但是夏季因为有臭氧,所以你看见蓝天白云的时候,还是可以再关注一下是否臭氧是超标的。
黄伟
第一财经主持人
尤其到了夏天,像我们这些沿海城市,我们会看到所谓的“水晶天”,天空特别的蓝,可能万里无云,但是那个时候并不代表空气真的好。
廖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对,所以臭氧污染是这么一个现象。那么从2013年起,我们国家执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国十条”。那在“国十条”以后,大家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PM2.5浓度下降很快,但是其实我们臭氧污染是有一个上升的态势。所以,从生态环境部,现在我们总体的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要实现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的协同,希望两个污染物都给控制下来。
(以上内容为廖宏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女科学家峰会”上的发言节选)
项目制作人:
傅娆
制片编导:
吴磊
许姗姗
王瑞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在2022-2023年经济复苏期污染反弹后,2024年迎来转折性改善。
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保有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占比仍需提高,部分地方存在油品质量不稳定、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坚决反对各类简单粗放、“一刀切”式的环保治理,坚决反对各类脱离实际、层层加码的环保整改,坚决反对各类弄虚作假、走过场的环保“形式主义”。
当前,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法律规制依据不足,相关立法层级较低